第二章 道聽途說(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李子文這麼說李子強開口道:這麼著,我替你回去吧,你這酒量不好,你今天就在這睡吧。我回去吧。正好我也有個半個多月沒回家了。
哥,能行嗎?你這一身酒氣的,回去再跟咱爸吵吵起來。拉到吧。還是我回去吧,慢點騎唄。怎麼都能到家。
行了,別說了。李子強說道:讓你住這你就住這。黑燈瞎火的你這酒量我要這麼讓你回去。咱爸更得埋怨我,正好我也回去看看爸。保證不跟爸吵。
李子文見此說道,要不我跟你一起回去,我那車能馱人。
子文呀,你這破車你不嫌累我還累呢,放心吧。
就在這時候,小宋也收拾完了,進屋說道:子強哥,今天我住店裡行嗎?這天太晚了,回去黑燈瞎火的,我害怕。
李子強說道:那太好了,正好今天子文住這,你陪著他。我回趟家。正好你子文哥喝多了,你照顧照顧......對了你媽知道你不回家嗎。用我帶個信嗎?
不用哥,我跟我媽說過,我要是晚上不回去準是住你這,我也沒地去,我媽知道。
見小宋這麼說,李子強說道:那行吧,那我可走了。
李子文說道:哥你慢點,回去饒一下,別走大堤了,天黑路不好走,你又喝酒了。
別管了,我這沒喝多李子強說道。
子強哥!這時小宋忽然叫住李子強。
咋了?有事就說。扭扭捏捏的幹啥。預支工資是不是?不剛給你發工資嗎?這麼快就沒了?
不是不是,你千萬別走大堤,大堤上最近不乾淨!
聽小宋這麼一說,李子文也來了精神。說道:小宋你跟我說說咋回事?!
李子文打心裡就堅信世上沒鬼,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一切封建迷信。
在當年人們對神神鬼鬼的都是很敏感的。畢竟要是被扣上個裝神弄鬼的帽子可是夠喝一壺的。自己壓根不相信什麼妖魔鬼怪之類的。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李子文心裡只相信科學。只是當個鬼故事聽聽。畢竟聽個鬼故事也就是解解悶。
小宋說道:子文哥,我是聽我媽說的,跟我媽在一起的做零工的羅姨,就住在河東。在大堤上撞邪了。嚇得病了一個多月。一開始問她咋了,她也不說,後來偷偷告訴我媽說是在大堤上看見不乾淨的東西了。
這羅姨,在棉花廠做零工。平時沒活兒的時候沒事在家納點鞋底。做點布鞋,拿到鎮上去賣。這天早早帶著自己的鞋就去了鎮上集市。羅姨可是個納鞋底的高手,做的鞋又舒服又合腳,到了下午5點多鐘就已經是被搶購一空,剛要收攤回家......這時來了個老主顧,還是個著急的主,說啥今天都要買一雙,說是送給自己爹當生日禮物。
羅姨耳朵根子軟,再加上到手的買賣,哪有往外推的道理。當場就表示沒問題,鞋底子現成的。由於是個老主顧,又強調了送人,羅姨是做的特別的仔細,針腳處理的相當細緻。不知道過了多久看著顧客喜笑顏開的離開,羅姨心情也是不錯。
這錢是掙到了,可是這天色也慢慢暗了下來。羅姨是拿著自己的吃飯家伙事,一步一步的踏上了返程的路。這一天生意屬實是不錯,忙的也沒正經吃飯。
來的時候不覺得,這回去了可是感覺身體有點吃不消了。此時羅姨是又累又餓。恨不得馬上飛回家。從鎮裡走回家怎麼也得兩個小時。自己是真頂不住了。
只能是哪趟路離家進走哪裡了。所以想抄近路就得走大堤上的小路!!!!
註釋:[當時已運河作為界限,河西就是李子強,李子文家,還有小宋家的方向。而現在提到的這個羅姨就是住在運河東,因為當時交通的不便利,為了節省時間膽子大的晚上有時候還是會走大堤,畢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註釋:[納鞋底是舊時農村婦女製作布鞋鞋底時的叫法]。
[那時候,婦女大都不事農活,特別重視做針線活兒。所以農村中的婦女很少有不會納鞋底、做布鞋的。姑娘們長到十一、二歲,做孃的就要手把手地教會她們剪鞋樣、繡鞋花、納鞋底、做鞋幫。]
[納鞋底也有講究,有納“滿天星“的、有納“千家萬字聖“的,有納“必定雙全“的、有納“波浪式“的、還有納“八卦式“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