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昨天答應了今天會去陪太子妃用早膳,所以風無憂早上乾脆只喝了一碗清粥略略填了一下腸胃,就帶著人去上朝了。

隨著“皇上萬歲”的朝拜聲此起彼伏。

等風無憂再站起身時,她的皇帝老爹已經安穩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上了。

按照慣例,眾臣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然而因為皇帝昨兒就提前跟風無憂和淮王透過氣的緣故。

所以這會,有皇帝手下的心腹站出來說道:“陛下的生辰將至,是時候操辦起來了。”

這是為了引出之後的事,所以風無憂打起精神,準備聽對方怎麼說。

因為皇帝生辰的時候,封地上的諸王可以上奏回京。

這是皇帝的生辰,是喜事。

一般而言,只要那位王爺在皇帝面前不是印象很差的話,一般都會允許對方回京的。

而被留在封地上的親王,則在皇帝眼裡是個不討喜的存在了。

因而,能不能回京替皇帝賀壽,也算是親王之間的一個指標。

能回去的就是皇帝對你沒意見,回不去,那就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得罪皇帝了。

不過,若是以這個為誘餌,將親王哄騙進京圈禁,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的。

可是如果皇帝點了你的名字,你卻拒絕進京為皇帝賀壽。

那對不起了,皇帝立刻就能發作下來,派兵圍剿你的王府,再將你圈禁封地!

因此,當朝臣說道,或許可以藉此將禹王也召回京中的時候,風無憂就知道,好戲來了!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

“當年禹王連同肅王謀逆,若非當時的大都督全力救駕,只怕如今大盛已是風雨飄搖,民不聊生之態,故而,臣以為,不可將肅王同黨放回京中。”

“似禹王那般劣跡累累的人,就該圈禁封地!”

說話的是武將紀明幽,他是當初那位勤王救駕皇帝的大都督,所收義子。

娶了大都督的獨女做妻,這些年感情和睦,與正妻育有兩子一女。

最是厭惡當初的肅王一黨,因此說什麼也不肯讓禹王歸京。

但是皇帝要用禹王做筏子,而且要下誘餌給對方,自然不能讓紀明幽將此事阻攔。

因此朝中又有人站出來說道:“當初禹王交出名單,也算是及時止損,並未對大盛造成多大的危害,又圈禁了二十年。”

“時過境遷,陛下又仁德之心,念在兄弟情分上,網開一面,許禹王回京賀壽,又有何不可?”

此人的話,也不算過分。

只是在風無憂聽來就很慷他人之慨,不知道身為當初主角之一的皇帝心裡是在想什麼?

她悄悄抬頭,看向上方,可惜十二道玉珠遮擋了皇帝的臉。

她又只是驚鴻一瞥,根本不能看清皇帝臉上的神情究竟怎麼樣。

“好了,既然紀將軍不放心,那就由紀將軍去封地接禹王進京吧。”

“父皇!”

等候了半天,終於找到機會的淮王開口,“父皇肯恩賜禹王,實乃仁君,可兒臣認為,禹王不可不防,只讓紀將軍一人前去或許不妥。”

“不若再讓兒臣麾下國子監祭酒蔡明一同前往,他與紀將軍一文一武,也能互補。”

“這……”

皇帝狀似猶豫片刻,然後就答應了,“可。”

“多謝父皇。”

淮王重新回到佇列裡面。

至於風無憂和淮王頭上的四哥五哥,那兩人如今都安安分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