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三個多月,許大水養的豬都下了崽,他算了算,三百頭母豬生產了五千九百多頭小豬,平均每頭母豬下了十九頭豬崽。

在之後的一個月裡,另外兩個人養的豬也陸陸續續的下崽了,但所出產的小豬,都沒有許大水養的豬所生產的多。

他們手下的六百頭小豬,總共才生產了九千四百頭小豬。

差距,就這麼被拉開。

六個月後,許大水養的豬已經到了出欄的時間,而另外兩個人的五千多頭豬,離出欄時間還有兩三個月。

原因很簡單,許大水用了飼料。

這些飼料可以說是土飼料,並不是從地球運來的那種。

許大水原本並不是一個好學的人,但為了這個場長的職位,他拼盡了全力。

他去找到國子監的化學老師,認真和對方學習了兩個月,自己在養豬場內配置了適合這些肉豬吃的土飼料。

這大大的加快了這些肉豬的生長速度,讓它們六個月就長成可以出欄。

這個速度和地球上那些吃真正飼料的肉豬沒法比,它們只需要四個月就可以。

新世界這邊的養豬場是沒有飼料的,大夏開發公司也不會專門去地球上買飼料,因此,這些就只能靠大家發動腦筋自己想辦法。

當農務廳下屬的養殖處知道後,立馬就有好幾個人跑來了養豬場。

在新世界養殖地球上的各類動物,是大夏開發公司高層下達的命令。

當初在實現了吃魚肉的自由之後,公司內部就有了這個計劃。

於是,許大水他們這些有過養殖經驗的人就被找了出來。

在定元城都還沒建好的情況下,定元城附近的養殖場就開始修建。

不只是許大水他們所在的養豬場,另外的肉牛場、肉羊場等等這些也都同時開建。

除了肉牛,大夏開發公司還專門建了一個奶牛場,打算以後為大夏開發公司的娃娃們提供牛奶。

要征服新世界,沒有一個好的體格,那是不行的。

第一批達到出欄標準的肉豬有三百頭,都是那些華國外來的白皮豬。

這些豬的生長速度快,四到六個月就可以出欄,提供的肉量也要比華國內的黑豬多,一頭豬能達一百五十公斤。

但它有個缺點,那就是品質低,吃起來口感不行。

華國的黑豬缺點是要養一年的時間,重量也只能到一百公斤左右。

現在大夏開發公司這邊急需豬肉, 那隻能先解決有無的問題,等後面大家的肉食多了,再解決品質的問題。

考慮到現在大夏開發公司的人口數量,按一個人一天一百克的豬肉計算過後,最終這批達到出欄標準的肉豬隻被殺了九頭。

照幾十年後的標準,一個人每天的食肉量在五十到七十克之間,可這會大家剛剛脫離貧窮狀態,對肉食的愛好遠遠不是幾十年後能比的。

一個人一天一百克,這還是養殖處控制的原因。

大夏開發公司的各個食堂的飲食標準不高不低,對於普通地球人來說,米飯這些主食管夠,但菜品這些有限制。

在大夏開發公司自己的養殖場出產肉類之前,也要好幾天才能看到非魚類的肉。

想要額外吃肉,那得加錢。

現在,養殖處能夠給大家提供充足的豬肉了,以後大家再也不用擔心沒豬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