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趙安離開,劉賀又讓人將政事堂的眾人叫來,一些相關部門的尚書以及負責人,也被劉賀吩咐一同喊來。

政事堂這個夏國朝廷非正式的機構實際上是夏國的最高決策機構。

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左右侍中、尚書省的左右尚書僕射是自動進入政事堂。

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以及一些重要部門的尚書,則是視情況由劉賀下特旨准許進入。

進入政事堂的眾人,都會被加上一個大學士的頭銜。

大學士數量上並不固定,從五人到十三人,都有出現過。

政事堂離劉賀的宣政殿不遠,兩者之間僅僅隔著一堵牆。

即便需要從宮門繞路,也不過就是十幾分鐘的事。

劉賀在宣政殿等了十幾分鍾後,身在政事堂裡的眾位大學士全都到了。

除了他們,像是兵部尚書、鴻臚寺卿等可能涉及的大臣也到了。

待眾人在宣政殿內坐下後,劉賀說開始說話:

「南方的戰爭打了這麼多年,最近的情報顯示康威王國不僅不會再派軍隊北上,他們甚至打算將還在山海王國境內的軍隊全部撤回去,大家說說接下來我們要怎麼做?」

「大王,我覺得大舉南下的時機已經成熟。

今年,夏國的夏人總人數超過了一千萬,這是我們多年來堅持鼓勵生育的成果,這一千萬的夏人當中,雖然只有兩百六十多萬年滿十八歲,但這已經足夠我們武裝起足夠的軍隊。」

接話是師啟飛,他在政事堂已經幹了三十三年,是資歷最老的幾個人之一,也是從來沒有去夏國地方的郡縣任職過的官員。

他現在已經不在門下省,而是在中書省任中書令。

「我贊成師相的意見,按照現在的情況,康威王國在山海王國撞的頭破血流,這時機對我們來說恰恰好,若是現在不南下,等康威王國修整個五六年,到時候他們恢復過來,我們此前就白損失了。」五年前新上任的門下省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立興接話道。

「我也贊成,我們左軍都督府做過計劃,南下康威王國,即便我們計程車兵使用的是最落後的夏15型步槍,十萬士兵也已經足夠,在現在兩百六十萬的人口基礎上徵召十萬士兵一點問題都沒有。」左軍都督府都督褚浩天也表示贊成。

隨後,其他政事堂的成員也紛紛表態。

「我建議徵召十萬夏人軍隊,剩下的再組建不少於二十萬的衛所軍隊,冷熱結合,夏人軍隊作為箭頭,衛所軍隊則負責護衛沿途的糧道、守衛佔領的城池……」qδ.o

衛所軍隊就是使用冷兵器的土著軍隊,因為編制基本為衛所而得名。

「二十萬怎麼夠?以山海王國和康威王國的領地面積,衛所軍隊至少要一百萬!」

「一百萬,我們夏國本來就缺勞動力,現在生活在夏國的土著才多少?真徵召一百萬土著青壯,我們夏國很多地方都得停擺,國內的生產不要了?」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

夏國這些年來夏人的數量自然是與日俱增,但土著的人口數量在夏國朝廷的有意控制下,一直處於一個低增長的狀態。

即便是近二十多年來夏國境內很是平和,土著的人口增長總量也沒超過五成。

這就導致很多夏國雖然不是急缺土著勞力,但也不適合大規模的抽走。

「我建議還是按照之前和白馬王國的戰爭來,從各附庸勢力那裡徵召士兵,我們自己徵召個十幾萬的土著士兵就可以了,以他們為骨幹組建新的衛所,以優厚的待遇和夏國的戶籍為誘餌,這種情況下,百萬大軍輕而易舉,反正我們的糧食多,不說百萬大軍,千萬大軍也養得起!」

「你這麼說,那還不如將募兵的範圍繼續擴大,咱們夏國這些年的發展迅速,在克林島上的影響力也一直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