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東在北都待了大半個月,四處檢視了正在修建的北都理工大學,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在覺得自己在北都的事情做的差不多的時候,張元東來到上郡,坐上了前往河東郡的火車。

太僕寺的鐵路修建計劃得到了夏國的全力支援,這幾年,夏國大多數的資源都優先滿足太僕寺的鐵路修建。

大夏曆28年的4月,上郡上城和河東郡河東城的鐵路連線在一起,正式通車。

相比從上郡坐車先往東到漁陽郡再南下,從上郡先往南到河東再往東到內史,因為一路的上黨、恆山郡地形沒有北方平坦,鐵路的線路並沒有北方那麼直,路程增加了不少,全程距離長達近三千公里,路上花費的時間也要多不少。

張元東之所以選擇這條路,主要是前往河東郡招人,順便看看沿途的風景。

從上城到河東城的鐵路基本上是沿著九原河修建的,地形較為平坦,全程差不多一千公里。

一天半的時間,張元東便來到了河東城。

河東城相比北方的上城,溫度要高出一些,溼度也更重。

這裡,現在是夏國和曾經的齊安公爵領共治。

當然,齊安公爵現在在夏國的正式稱呼為齊安招討司。

三年前,齊安公爵被南部都尉府逼降時,佔據的土地就是河東郡這塊。

夏國後續設立的河東郡範圍,剛好就是齊安公爵剩下的土地。

簽訂協議後,夏國對齊安公爵的態度和對待其他土著勢力的態度差不多,都是要他們南遷山海王國。

要麼和夏國打,要麼和山海王國打,這是夏國朝廷給卡地亞這些土著的選擇。

和夏軍交手過的齊安公爵自然選擇和山海王國打,畢竟山海王國的孱弱他們都知道。

其他土著勢力南下因為體量小的緣故,夏國能夠很輕易的就將他們運到南方的桑頓招討司和華納招討司。

可齊安招討司就不一樣,他們雖然因為和白馬部、夏國打了這麼多年損失很大,可現在還是有大量的軍隊、領民和奴隸。

所有的人口加起來,他們的數量接近一百萬。

夏國有能力遷移這麼多人口,可南方卻並沒有能力安置這麼多人。

要是沒有任何準備就將這麼多人運到南方去,到時候將會導致大量的人口死去。

這個是齊安沃德公爵所不能接受的。

而夏國對此也不能視而不見,於是,便給了齊安沃的時間內,必須將所有的人南遷走。

此時的河東郡,夏國朝廷並沒有大規模的遷移人口過來,只是派駐了三個衛駐守河東城以及鐵路沿線。

同時,鴻臚寺的人也在一直催促著齊安沃德,讓他們儘早南下。

三年的準備時間,齊安沃德在華納招討司的南部臨時租借了一些城池和土地,修建了自己南下的臨時據點。

同時,他也透過向軍器監大規模的購買武器,武裝了超過十萬計程車兵。

兵民比例這麼高,齊安沃德也是將自己家族的老底都給掏空了。

他甚至主動暴露了自己家族以前在齊安領的藏寶,只為了將那些財物取出來。

齊安家族幾百年來的收藏自然很豐厚,幾十噸的黃金被齊安沃德翻了出來。

劉賀對此自然眼紅,可他不是個短視的人,自然不會直接動手搶。

甚至,連稅他都沒有收一分。

齊安沃德也很識趣,將所有翻出來的黃金全部運到了勝利城,其中大半購買了武器盔甲,剩下部分要麼存進寶鈔提舉司,要麼換成了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