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白馬部求和(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夏曆25年的3月初,此時夏國的春節都已經過去兩個多月。
奧頓城北的華納河此時也逐漸解封,河水混雜著冰塊向著西方流走。
這一天,奧頓城東門迎來了一隊夏國士兵,這隊士兵護送著一輛馬車。
“站住,停下接受檢查。”
這隊士兵在離城門還有二十米的地方被叫停。
奧頓城此時執行的還是戰時制度,檢查的還是很嚴格的。
“這是我們的證件,我是鹹周縣縣令、外務部特使金二成。”
金二成扒開布簾從馬車中伸出頭來,邊說還邊將自己的綠卡和官印這些遞給城門下計程車兵檢視。
聽到金二成的介紹,負責這個地方的小旗立馬笑臉相迎。
他只是簡單的檢視了一番真假後,便讓人將攔路的路障給移開。
金二成他們幾個人的經歷在夏國內部的土著眼裡可是很傳奇的,不少土著都知道他的事蹟,都很羨慕他二十多年前的運氣。
“金大人,您是要找我們褚都尉麼?我給您帶路。”小旗有些諂媚。
“你帶路。”金二成點了點頭,沒有拒絕。
隨後,他的馬車便被那小旗牽著韁繩,向著城內走去。
金二成此次前來自然是為了和白馬部和談的事。
一個半月前,白馬部便派出了使者渡河找到了褚浩天。
目的很簡單,他們想和夏國停戰。
三年的戰爭,有一半多的時間有瘟疫的阻攔白馬部還被打成現在這樣,塞舊鐵蹄回到汗廷後終於想明白了。
他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汗廷往西南遷移了一千多里。
在擔驚受怕了一段時間後,又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渡河想要求和。
褚浩天知道這個事後,自然沒法直接做主。
他雖然知道夏國的整體方向,但那只是整體的。
他是中部都尉府的都尉,可不是外務部尚書。
軍政分離,這是劉賀一開始就定下的國策。
以褚浩天對劉賀的認識,他若是違反,很有可能會被趕回封地種地。
在權力方面,褚浩天認識的可是很清楚的。
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這是劉賀在某次宴會上談到的明太祖說的話。
當時,褚浩天就記在了心中。
這些年,可是有些當初的老兄弟犯了事。
劉賀雖說沒有像老朱那樣直接殺人夷族,可還是給予了嚴懲。
其中甚至有劉應學這種封爵宗親,被免去了所有的職位職務,身上的散官也被免掉,直接被趕去封地種地。
短期內,沒有重返朝堂的可能性。
因此,褚浩天在這三年的戰爭中雖然有一些伸手行為,但都沒有觸碰劉賀心裡的某些底線。
他知道,有些東西他們這些老臣隨便弄,有些東西,他們是一點都不能碰。
在白馬部的使者到來的第一時間,褚浩天便派出了士兵往回傳信。
二十天後,勝利城方向就有訊息傳來,只是讓他將白馬部的使者留下,等待勝利城方向派來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