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如人,試生產(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連生回到家晚了些,但算著時間,還能趕上午飯。
見他進門,一向文靜的紅苓疾步迎了上去,一臉憂心問:“四叔,你下廠子了?我去給你打電話都沒人接,小雨已經去單位找你了。”
王連生的腳踏車沒停下,聽了這話就道:“那是走岔劈了,我去找找她。”
一番折騰,等一家人湊齊吃晌午飯,已經快下午一點了。
王連生沒和孩子們提單位的事,還詢問了紅苓下鄉的情況,得知只是摘棉花,也就放了心。
國慶節過去,王連生正常上班,那件事像是沒發生一樣,沒人再找他,單位的人明顯也不知道,一切如常。
轉眼,又過去半個月,海鮮加工廠的裝置除錯完畢,這一天啟動試產,王連生自然一早就趕了過去,先去現代化的冷庫裡看了剛收來的一筐筐海鮮,然後被車子拖出去,直接送上流水生產線,出來之後,就是鐵罐子包裝的罐頭,工人們再把成品罐頭裝箱打包,送進成品倉庫,雖然是加工海鮮的車間,但衛生極好,除了一點淡淡的腥味兒,幾乎沒什麼異味兒。
陳雄取了幾聽罐頭,帶著王連生和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去了會客室,開啟罐頭後讓幾個人品嚐:“嘗一嘗,這是最新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海鮮的鮮美和營養。重點是,經過加工後,保質期能夠達到一年,出口到國外銷售也完全不用擔心。”
國內的市場還不成熟,消費有限,他們建這個廠子的最初,瞄準的就是國外市場。
王連生手下的劉巖看著罐子裡有限的蛤喇暗暗咋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這麼幾個蛤喇,剝出肉來還不到一口吧。”
會議室裡人不多,都安安靜靜的,劉巖雖然小聲,但還是被所有人都聽到了。
陳雄哈哈笑起來,道:“劉先生你不知道啦,外國人吃東西和國內不一樣,他們偌大盤子裡,一道菜也就擺一點,吃的是味道和營養啦。”
這個,王連生算是有發言權,他去海城時,連先生想帶孩子們去吃西餐,王連生他們隔著大玻璃窗看了一眼,就拒絕了。無他,只因為那外國人的餐廳實在太坑人,老大一個盤子,就中間放一點點吃的。用小石頭的話說,那點兒東西都不夠他塞牙縫兒的。
王連生悄悄向陳雄打聽了一下,給嚇了一跳,西餐廳裡那樣一點點菜,就賣大幾十塊錢!不止是坑人,簡直是搶錢!
王連生看了看罐頭裡的蛤喇,點點頭道:“確實,能做兩盤菜了。”
劉巖和張長榮都驚愕無比,陳雄又哈哈哈地笑起來。
試產之後,要正式投產還另選了吉日,華僑們信這個,到時候,不但連老先生要回來,還會帶兩位國外的老朋友過來。
老華僑的朋友,自然也是資產雄厚的,當地領導很重視,把接待對接工作交給了王連生的外聯組,並特別囑咐,一定要爭取那兩位的好感,能回鄉投資當然最好,不能回鄉投資,能捐點兒款,改善一下校舍、修一修路也挺好。
國家和老百姓都窮啊,也是沒辦法的事。
王連生忙得幾乎沒空回家,好在家裡的秋收基本結束,大嫂趙二妮又回來了,主動攬過了照顧幾個孩子的責任。
這天一早,王連生和孩子們都出了門,趙二妮牽了小石頭送他去託兒所,自己拎著籃子去菜市場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