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還是熟人,見到小雨很高興:“果然是你們,我看到學生檔案,就想是不是你們。”

小雨先是喊了一聲崔璀姐,等聽明白崔璀的身份,她連忙改口叫了崔老師。

崔璀拉著她的手笑道:“你在學校外邊還是叫我姐就行。”

小雨笑笑,卻沒有改回來,忙提熱水給崔璀倒水,又進伙房看著做菜,替王連生出來招待家訪的老師。

崔璀看到王連生明顯眼睛亮了一下,站起身伸手過來:“沒想到,我們再次見面,成了老師和家長。”

王連生也挺高興,兜兜轉轉,當年下鄉的知青能夠成了自家孩子的老師,也是另一種緣分。多少有些老鄉之情。

坐下簡單說了幾句閒話,王連生就把話題拉回正題:“不知道崔老師此次過來,是不是學校裡有什麼新的安排?”

崔璀捧著茶杯微笑道:“是的,意外見到你們太高興,差點兒把正事兒給忘了。”

原來,小雨馬上要讀初中三年級,來年就要面臨中考了。這個時候,初中生中考不僅僅是考高中,還有中專和技術學校兩個方向。

因為中專和技術學校畢業後,都會分配工作,直接就能上班掙工資,農村學生還給轉戶口和糧油關係,能夠跳出農門吃上商品糧、領上工資,所以,許多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的第一志願是考中專和技校,而不是考高中。

畢竟,高中讀上三年,若是考不上大學的話,照樣沒工作,更別說戶口和糧油關係了。等於十幾年書白讀了。

崔璀這一次來的目的,就是學校裡針對考高中和考中專、技校方向不同,側重點也不同的情況,派老師們到各個畢業生家裡走訪,然後提前確定學生一年後的報考方向,然後根據這個重新分班,從而有側重地教學,爭取更好的成績。

王連生一聽,毫不遲疑道:“當然是考高中。”

崔璀多少有一點意外,道:“我想問一下,凌雨的戶口是?”

王連生道:“還在南里大隊。”

那就是農業戶口了。

凌城燕入伍提幹後,直接辦理了戶口和糧油關係,相應的,小杏和石頭‘孩子隨母親’的原則,也跟著轉了出來,倒是小雨,不但是妹妹,還是個收養的義妹,不運算元女,更是連直系親屬都不算,戶口和糧油關係就沒能跟著轉出來。

崔璀就道:“王科長,據我所知,凌雨的成績很不錯,在年級裡都是名列前茅的,這個成績,明年要是考中專,把握很大。考高中的話,女生其實挺吃虧,萬一再讀三年,凌雨考不上大學,豈不是白白耽誤了?”

------題外話------

第二更。

還記得崔璀嗎?和凌城燕住一個院子的兩個女知青之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