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面魚兒、果鬧魚和討上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裡可不是大齊,男女結婚都晚一些,農村裡十八九結婚的還多,當兵、工人結婚普遍晚,二十三四歲正常,二十五六歲甚至更大些的都大有人在。
像她師傅,都三十二了,孩子才兩歲,大概是性格實在不討喜,一直耽擱到二十九才娶上媳婦,趕在步入而立之年前,解決了人生大事。
劉向虎才多大?虛歲二十一,週歲還不滿二十呢,滿打滿算十九年零八個月,就結婚了,媳婦還懷孕了?
凌城燕心裡翻滾過一些念頭,臉上卻不動聲色,挑揀東西的時候,順便要了些墨魚和貝柱。
墨魚她沒吃過,貝柱卻是曾經大廚房的常備之物,入菜、吊湯都極鮮美!
小姜撿了兩隻曬得半乾的大對蝦,遞給凌城燕一隻,邊吃邊走:“前頭有面魚,這個季節的面魚最好吃,又肥又沒刺,還有滿滿一包籽……”
小姜不停地介紹著,帶著凌城燕往前走,經過兩個曬蝦皮的場院,來到另一個銀白色的場院。
走得近了才看清,地上晾曬的不是白色的小蝦皮,而是一條一條細長白潤的小魚。
小姜直接從地上抓了一把,塞進凌城燕手裡,又自己抓一把,一根接一根地吃:“今年的面魚肥,你看都有小手指粗細、大半扎長了……真好吃,俺最喜歡這種剛瀝水的,曬乾了就不好吃了……吧唧……吧唧……”
凌城燕也捏了一根送進嘴中,說是魚,沒有魚鱗,也吃不出魚骨,真的像麵條一樣,柔軟肥嫩,帶著海洋魚的特有鮮美,還有肚子裡滿滿的一包魚籽,咀嚼起來,有一種魚籽特有的肥美香甜,是真的好吃。
她不知不覺吃了三條,察覺到有一點鹹,這才停下。
小姜拍拍手,有些意猶未盡:“唉,真是吃不夠。就是鹹了點兒。”
曬場一塊連著一塊,連成排連成片,一眼看不到邊。
兩個人頂著刺眼的太陽轉了一小片,就把劉向虎要的東西買全了,又買了些凌城燕想要的東西,就往回走。
此時,兩人在場院邊隨手拿的兩隻柳條筐子都裝滿了。
回到駐地,小姜帶著凌城燕買了一大罐足有三十斤螃蟹醬,又去尋了那一位醃嗆蟹的老匠人,買了二十多隻一斤多重的大嗆蟹,這才裝車返程。
車子在大片曬場中間穿過去,小姜指著邊緣沒人照看的曬場:“這些都是跟著網底子,雜魚小蝦米什麼都有,他們這裡叫果鬧魚。”
凌城燕在南里大隊時就聽到過‘果鬧子’這個說法,是指收穫糧食時清理出來的秕子和糠皮的混合物。所以,小姜一說她也就明白了,就是下腳料的意思。
小姜嘿嘿笑著指指車斗:“剛剛給裝了兩筐,待會兒凌姐也帶一筐回去吃。雖說不是啥好東西,但自家吃還行,別看不起眼,裡頭有不少好東西……嘿嘿嘿……”
凌城燕承他這個情,笑著謝了,回到邊防站接了周國慶,一起返程。
周國慶只是排長,還不到帶家屬的級別,他仍舊住在兵營裡,對凌城燕帶回來的大多數東西沒啥興趣,卻被凌城燕硬塞了一包:“給師孃寄回去。大人可以做菜燉湯,蝦皮和麵魚可以給孩子燉蛋,又鮮又補。”
聽說給媳婦孩子的,周國慶竟然沒再推拒,也沒道謝,看了看拿著走了。
凌城燕都習慣了周大驢這脾氣,也不覺得怎樣,收拾收拾帶回來的東西,張羅著裝了碗,讓小雨小杏給那天來送搖籃送豆腐的劉彩霞、謝玉慧送了些面魚、螃蟹醬去。
邢飛和鄭林放了學,又帶著大林的妹妹小雙來找小杏玩,凌城燕抓著倆小子,一人給了一份,先讓他們送回家。
小雨小杏送東西回來,得了些餅乾點心糖果。等到邢飛拿著碗回來,卻把他爸邢參謀給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