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妮笑著點頭:“是正好用。燕子,這活兒你放著,待會兒你大哥下工過來,讓他幫你紮起來,他幹細發活兒不如老二,編大筐、扎籬笆這活兒還能做得來。”

鄭小田白她一眼,笑道:“大嫂這還自謙上了,論嘴皮子俺家那個還行,輪動手他可是差大哥太遠啦!”

妯娌倆互相打趣著,又重新回去忙乎上了。

凌城燕洗把手,拎了暖瓶,拿兩隻碗出來,小杏跟著把家裡唯二的兩張矮腳凳拿過來,凌城燕倒水招呼兩位堂嫂喝水,小杏就給兩人放下腳凳:“大伯孃、三伯孃坐下歇會兒。”

鄭小田看著小杏,滿眼稀罕:“哎,還是小閨女貼心疼人,小杏俺是越看越稀罕,恨不能拐回家當閨女去。”

大嫂趙二妮撇嘴笑道:“你當伯孃的,誰還管得住你稀罕小杏啊?”

趙二妮四個孩子,兩兒兩女,啥也不缺;鄭小田卻只剩了倆小子,盼著三胎生個妮子的,可老二紅亮都四歲了,也沒再懷上,只能看著別人家的小閨女流口水了。

凌城燕拿把鐵鍬,跟著大嫂學著翻地,她這幾天身體恢復不少,力氣又大了些,翻地很輕鬆,還得了大嫂二嫂好一陣誇。

臨近傍晚,兩位堂哥下工回來了,王連起來到二話沒說,挽起袖子就動手扎籬笆,二堂哥王連發卻拎著漁網來的,招呼凌城燕再去下幾網。

大哥和兩位嫂子笑著擺手,凌城燕也就跟著去了,半個小時不到,拎回半桶魚來。

兩位嫂子接了魚直接回家,做魚想要好吃,要捨得放油放作料,凌城燕娘仨這裡啥也不湊手,她們直接帶回去做好了再送來。

倒是野兔肉,凌城燕洗剝乾淨,用斧子剁了小塊,放在鍋裡燉上。

大楚時雖帶兵打仗、戰死沙場,但曾經也被阿孃督促著學過幾天上灶,簡單的菜色還是會做的。

這年代,缺油少肉,只要不是把鹽錯放成糖,用清水煮煮,都能吃得很香。

兩位堂嫂沒再回來,而是打發長子大虎送了半盆燉魚,和半籃子貼餅子過來。

兩位堂哥也沒留下吃飯,畢竟是兄弟媳婦,兩位大伯子幫忙幹活行,留下吃飯就有點兒不合適了。

凌城燕也沒勉強,送走兄弟倆,招呼肖娟和崔璀過來吃飯。濃香的魚湯、燉兔子肉,足夠讓大半年沒嘗肉味的兩個女知青激動了。

吃著美味,連寡言的崔璀話也多了些,和凌城燕聊天交流中,兩個女知青察覺到這位與常見的農村婦女不同,這位遣詞用句明顯是識字的,連古詩詞都能隨口就來,一問才知道,是跟著父兄識字,原本家裡還有些藏書,她大都讀過。

兩位知青沒糾結為什麼沒上學,畢竟十年裡教育荒廢、學校停課普遍,沒上過學也很平常。

肖娟更加熱情了,“燕姐,我們屋裡有些書,你過去看看,有想看的沒有。”

凌城燕確實想看看書,瞭解一下這個世界,於是很高興地答應了肖娟的好意邀請。她還從兩個女知青口中得知了,這個世界有類似大楚‘邸抄’的東西,而且比邸抄更便捷更廣泛的一種實時傳播檔案,名曰‘報紙’,上面不僅有國內大事,還有周邊蠻夷諸國的動向,聽得凌城燕眼睛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