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他都會品嚐到這樣的人間至苦滋味。

念及此事,公孫固神情整個暗淡了下去。

見狀,他的親信勸慰道:“縣尊不必如此,不是,不是說令支方面來了支援嗎?說不定……”

和公孫固一樣,一身狼藉疲倦的親信再說不下去。

作為公孫固身邊最為仰賴之人,他知道令支城發生大變。

袁軍繞過襄關,與叛逆之賊裡應外合攻入令支,太守公孫瑎都歿於亂軍之中。

後雖有盧龍縣令趙雲提兵支援,力挽狂瀾,但整個遼西都變了天。

遼西只怕再也不會是公孫氏的遼西。

公孫固苦笑著:“令支哪裡還會有餘力支援。”

他說著從案几的暗格,取出一封帛書。

這是族妹公孫顏的來信。

信上說的,公孫固是一個字都不信。

按照公孫固分析,現在遼西改姓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在他想來,現在公孫氏只怕都已經被趙雲拿捏,所以才推出了公孫顏這小丫頭。

這般情形之下,那些珍貴的糧秣、兵力,哪裡還會再交出來,支援他公孫固。

更不用說,如信上所言,是兩個猛將帶兵。

公孫固心道,小姑娘就是好騙。

猛將又不是路邊野草,整個遼西能稱猛將的都屈指可數,怎麼可能受她驅使,還一次性來兩個。

又嘆了口氣,公孫固將手中帛書揉作一團,塞回原處。

在親信的幫助下,卸了身上甲冑,勉強擦洗換身衣服,躺在帳中就沉沉睡去。

太陽落下又升起。

城牆上的血肉,簡單潑水沖洗,仍殘留醬色痕跡。

歇息了一夜的雙方,再次跑動起來。

一夜睡得很不踏實的公孫固,更過衣,束髮潔面,面上抖擻振作的,重新站在了城牆之上。

城外的胡人,也忙忙碌碌的砍伐、搬運樹幹,打造雲梯和攻城器械。

一隊隊披著汙糟羊皮袍子的胡人騎兵,在箭矢射程之外,呼喝奔走,大聲邀戰。

手下最強的縣尉已經戰死,對於這些胡人的挑釁邀戰,公孫固只能假裝聽不清,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