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哼了一聲,看向下方:“如今大戰將至,遼西不穩,各位以為當如何?”

袁紹敗了公孫瓚,正在得意之時。

手下敗將的餘部兵卒給了他一記耳光,這讓他無法忍受。

見他衝動,沮授急忙下拜勸阻:“主公,遼西不過疥癬之疾,不足為患。主公萬不可爭一時之氣,誤了伐操大事。”

沮授,河北名士,性格忠貞。

知陣法,識天文。

他曾經提出的奉迎天子以,遷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袁紹不聽。

反對袁氏諸子分立,認為諸子分立是取禍之道,但袁紹堅持要令四子各據一州。

袁紹挑選精卒十萬,騎萬匹,準備進攻許都。

沮授建議利用優勢軍力和地理形勢,對曹操進行持久戰。

“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同時“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萬全之策。

如此作為,三年之後就可以使得曹軍疲敝,滅曹定成,而不必急於決戰。

袁紹還是不聽!

事實上,後來許多事情,都證明了沮授的正確性。

沮授的最慘之處在於,所提的正確計謀,都無人聽。

從韓馥到袁紹,這個走背字大才,計謀從沒被主公當回事過。

倒是此時,袁紹聽話了!

雖心中憤憤,但袁紹本身也有自己的判斷。

遼西苦寒之地,地廣人稀,時有蠻族寇邊。

即便踞守襄關,袁紹不覺得那指甲蓋大小的地盤,那麼一點人口能折騰些什麼。

發怒,不過是表明一下態度。

不太會看臉色的帳下謀士田豐,皺眉思考許久,出列道:“主公若是擔憂,不妨命文將軍率軍北上支援熙公子,守備遼西。”

田豐,冀州別駕,性格剛直,天姿朅傑,權略多奇。

但十分不懂說話的藝術。

擔憂二字入了袁紹的耳朵,袁紹嘴巴抽了一下,險些罵出聲來。

那地有什麼值得擔憂的?

他公孫瓚都擊敗了,還會怕那逃回去的孤女稚兒?

當下冷哼道:“遼西疥癬之疾,某有何可以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