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到戰場士兵生命保障的甲冑換裝,實須認真斟酌。

至於武器種類就更加的繁多,光是馬上的騎槍就有數種長短重量。

公孫顏並不會自作主張,在自己不懂的領域亂來,導致浪費。

只等之後準備些圖樣,便開個小會,再決定甲冑和武器問題。

除武器甲冑之外,制服著裝,公孫顏卻自覺還是有發言權的。

她打算直接定製一款上交領兩片袍下褲裝的黑色暗紋戎服。

與現代的軍用作訓大衣差別不大,只是為了顧及這個時代的審美和服制在領口衣襟處做了調整。

袍子用防水阻燃的面料,可以拆卸的夾層,新增側袋和帶扣的內袋,帶一個防風兜帽。

搭配上巴掌寬的牛皮武裝革帶,各種火摺子、匕首之類的零碎物件都可隨身攜帶。

東漢尚紅,軍隊制服多以紅色為主,只有邊塞之地服刑的罪犯會穿著青黑色上衣和白色褲子。

但是公孫顏還是想要選擇黑色做戎服,原因只有一個,耐髒,只這一條便能讓她堅定不移的選黑色。

現代迷彩塗裝雖好,但目前公孫顏手上主力都是騎兵,除非連馬一起裝配,否則暫時無用。

備下一兩套吉利給特殊情況下的暗哨卻是可以的!

日後步兵部隊也可考慮迷彩戎服。

整個漢末三國只有公孫瓚能搞出,白馬義從那樣白馬銀甲素色戎服的隊伍,一遭廝殺下來全像血葫蘆一般。

雖帥氣又儀式感滿滿,但大可不必。

就算為了成全這個便宜老爹的強迫症,叫白馬義從名副其實,大不了以後定製些白色禮服,在特殊場合穿。

且選擇暗紋面料,就能避免與罪犯囚徒撞衫,屆時設計講究一點,強調一下腰線之類的,同樣低調奢華還帥氣!

鞋子在點數充足的情況下,便特製鞋尖及鞋底帶防刺穿鋼板的小牛皮靴。

若是預算不足,便用夏季勞保鞋,不過是腳臭這一缺點嘛。

她聞不著便不算缺點了!

陽丘裡戰爭,最終結算時她系統的物資點餘額是:38518.

但因新歸附的陽丘裡村民幾乎被屠殺殆盡,白馬義從士兵陣亡,每日收入的物資點反而減少。

此後在襄關換了四十餘戶百工匠戶,合計二百餘人。

可當時同行的,還有公孫達遣來的護衛,以及公孫家部曲將左平的人馬。

當時隊伍的補給全仰賴公孫達從襄關調撥。

那種情況下,她不可能不考慮物資來處的解釋問題,所以除了嫡系白馬義從補給照舊,對平民並沒有採取什麼補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