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妹望著朱老二背影,不為所動。

劉氏和吳翠翠穿一條褲子,她和劉氏說完,保證不出一個時辰,吳翠翠就會知道。

她不傻!

才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天黑之前,朱老五統計了一下,一共招了二十三個工人。

“身強力壯的,去山上砍樹。心思細膩的,負責造紙。”

“一半男,一半女,男的砍完樹,送到家門口,就可以走人,女的留在咱家幹活。”

吳翠翠作為一家之主,有她自己的顧慮。

“大丫二丫年紀小,還有未出閣的女眷,若無必要,還是少接觸外男比較好。”

不是吳翠翠封建。

而是出於安全考慮。

聽到她這麼說,朱家一致同意。

畢竟,朱家只想做生意,不想惹是非。

萬一村子裡的男人,一時豬油蒙了心,幹活的時候,動了旁的腦筋,朱家人後悔都來不及。

整個家裡,最不安全的就是大丫二丫。

只有幾歲,涉世未深,防範意識低。

吳翠翠在現代社會,每次看到幼童遭熟人威脅的事件,她都恨得牙根癢癢,若不是隔著網線,都想衝進去,親手閹了那群思想齷齪的雜碎!

事關重大,一旦發生,就是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吳翠翠可不想讓她的孫女,用一生治癒童年……

只要她還有一口氣,就不會讓這種悲劇在她身邊發生。

“娘,你不擔心造紙的手法,被外人學去?”劉氏提醒道。

吳翠翠喝了口茶水,“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是我獨創的,想學就學,我不攔著。”

劉氏繼續道:“二十三個工人,一個月就是二十三兩銀子,娘,你可要好好算一算,這錢必須賺回來。”

對如今的朱家來說,二十三兩不算多。

但往外拿錢,劉氏總是心裡不舒坦。

朱家有再多的錢,都是她們辛苦賺來的。

從吳翠翠創業最初,劉氏一直陪伴著吳翠翠,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們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不用劉氏說,吳翠翠已經把人工費和忽略不計的材料費,全都加在肉脯和飯糰的售價上。

富人們有錢,多加幾個大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