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吳二壯和吳三壯不敢怠慢,擼起袖子,利落地去牆根底下劈柴。

劈柴簡單又省力,可比在碼頭扛大包輕鬆多了。

離開暗無天日的碼頭,吳二壯和吳三壯異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日子。

如果不是吳翠翠及時拿錢救他們,估計三壯早就發燒燒死,提前去閻王爺面前報道了。

吳二壯心存感激,深知在危難之際,是吳翠翠幫了他們。

做人要將心比心,大姑善待他們,他們也不會忍心大姑失望。

吳翠翠拿著兩人按好紅手印的賣身契,轉身進了屋。

前幾天,婆媳三人在鎮上賣了衣料,朱三妹在家閒著無事,幫全家人裁剪好。

農家人大多都穿粗布麻衣,黑色灰色土黃色居多,一件衣服穿好幾年,什麼時候破倒不能再補了,才捨得丟掉。

主要是因為,古代織布速度慢,染布技術不佳。

越是豔麗的顏色和複雜的花紋,做工越繁瑣,因此價格也更貴。

吳翠翠這件是墨藍色的褂子,中規中矩的樣式,顏色穩重大氣,不會太招搖,符合她的身份和年紀。

這段日子,吳翠翠明顯感覺自己的腰細了。

從前的粗布衣裳,掛在身上,顯得鬆鬆垮垮。

新衣服更貼身,更舒服些。

換上新衣服後,吳翠翠從系統的儲物空間內取出銀兩。

推開門,敲好院子裡吳二壯和吳三壯已經劈完柴,正坐在門口等著她。

吳翠翠帶著兄弟倆出門,去村子裡。

一路上,吸引不少目光。

“吳翠翠真買下吳二壯和吳三壯了?”

“十五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吳翠翠生意做的不賴,居然一口氣能拿出那麼多錢。”

“日日早出晚歸的,能不賺錢嘛!”

“你們看,吳翠翠都換上新衣裳了,身後跟著買來的倆侄子,活像個地主婆。”

......

大槐樹下,鄉親們指著吳翠翠的背影笑。

聞言,吳翠翠揹著手,低頭瞧了眼自己,富態的樣貌,頭上插著一根銀簪子,身後的吳二壯和吳三壯恭恭敬敬的,像極了兩個小夥計。

如此一看,吳翠翠不禁失笑。

確實很像地主婆。

鄉親們的調侃,她沒覺得是對她的不尊重,反而覺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