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命裡有(第2/3頁)
章節報錯
「是啊,我覺得就你最合適的,除了學習知識之外,皇室成員的思想品德覺悟也是非常重要的,總不能出現以後萬一打了敗仗被敵人抓了還到順天府門外叫門的丟人皇帝吧。」
于謙一愣:「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史上從未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對於于謙的篤定,朱瞻墡悠悠的說:「可別說的那麼絕對,教書育人要將學生培養成才,傳道受業解惑都要做到,你的任務很重,陛下的學業就交給你了。」
「哦對了,作為思想品德老師,你務必將熱愛祖國為榮,危害祖國為恥,這幾個字每天給他教授一遍,以防萬一。」
于謙不知道為什麼朱瞻墡如此的在意這件事情,一國之主還能那麼無恥不成?
他可不知道歷史上可還不止如此啊。
安排好老師,圈定好地方就讓人開工,燕京大學的資金向來充足,再窮不能窮教育,作為南北兩座最高的學府之一,燕京大學自身的造血能力也非常出色。
學校投資了畢業的學生開辦工廠之類的事情,從中獲利頗豐,外加上朱瞻墡下令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計成本。
作為校長的于謙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花錢而苦惱,畢竟他是一個節儉的人呢,從來想來一分錢掰成兩份花,但是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錢是怎麼花也花不完。
這也算還是一個甜蜜的苦惱吧。
安排了一下皇家的學堂的事情,朱瞻墡又開始著手準備對於自家二叔的事情。
朱高煦現在可是氣勢洶洶的將重兵囤在距離嘉峪關很近的地方,二叔的兵可不是什麼散兵遊勇,都是精兵強將而且裝備都很好。
二叔是個看得很透的人,有兵才有權,所以西域王國的軍費開支一直很高,很大一部分錢都花在了軍隊上。
好在這些年因為通商,西域王國的經濟是越來越好,只是因為地區環境的問題,依舊只有一些適合人居住的城市而已,這也變相的限制了二叔的繼續發展壯大。
古代任何事情都講究師出有名,朱高煦現在大張旗鼓的搞,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他在想什麼,但是他用的藉口是先皇壯年突然暴斃,要求嚴查朝中重臣,懷疑有人下毒。
這時候沒辦法用清君側的藉口,因為天下百姓現在生活的都不錯,朝堂風氣也算正直,這藉口立不住,不得民心無法長久。
用幫皇帝查死亡原因,說出來既可以表明他的忠心也非常有效。
因為只要他不同意,就可以一直用著,不管朝堂上人怎麼查,就算真有兇手,他也不認,就要帶兵進京,為他的大侄子討個公道。
現在這些人中就是朱高煦最為棘手,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要權有權,而且他想當皇帝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三叔朱高燧一直以來都是個兩面派,這些年也明白了他當皇帝的機率基本上是很小很小了,但是如果朱高煦真的造反了,朱高燧倒戈的機率很高。
現在朱瞻埈的態度曖昧不清,你說他沒心思的吧,顯然也不是,他是洪熙皇帝次子,但是不是嫡出的兒子,名義上不行,可他從來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朱瞻墡吩咐下屬:「我從法蘭西和英歌蘭帶回來了幾個異域美人,二叔,三叔,二哥,這三人處每人給他們送兩個過去,出門在外回來給家中長輩兄長帶點土特產也是正常的,還有這三封信分別交給三人。」
朱瞻墡此舉第一目的就是表達自己的態度,大明將牽頭組建聯合國,自己也將和大明永遠的站在統一戰線上,如果他們一旦有什麼異動自己雖然不是輔政大臣,但是一定會參與其中。
給朱高燧的信件中就是些拉家常的事情,然後給三叔畫了餅,規劃了一下接下來他的封地中將會如何發展,自己會怎麼樣幫忙寫著事情。
給二哥朱瞻埈的信件中,也差不多是這樣,但是有另外一條要將他的大兒子也送到皇家學堂中一起學習。
他大兒子是就是朝鮮公主李尚的兒子,當年朱高熾執政的時候,將李尚和朱瞻埈的大兒子接到了京城,還有朱瞻埈的正妃也在京城,朱瞻基當皇帝后也沒讓他們回去。
因為李尚和李孝珠的院子,朱瞻埈的大兒子之前也常到海王府,十歲出頭的小夥子精神的很,有些內斂的性格,禮數週全,頗為溫良。
這些年沒跟在他爹的身邊倒是沒學到朱瞻埈的任何戾氣,李尚自己是個安分守己的人,養的兒子也就安分守己的多。
此舉也同時是在警告朱瞻埈,雖然他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子嗣,因為兄弟幾人中他子嗣是最多的,但是對他朱瞻墡也沒有慣著,他敢搞事情的話,就直接下令肅王前後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