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臉愕然之下,朱瞻墉被請到了上座,朱瞻墡則是在他邊上找了吧椅子坐了下來,而他們的面前,座椅略微低一些的三個位置是三堂會審的主審官。

御史臺都御史李時勉,這是老熟人了,為人剛正不阿,直言善噴。

大理寺寺卿蘇雋,三人中他最年輕,大理寺有時候得涉及皇家內院,所以得是皇帝心腹之人。

代刑部尚書顧佐,人稱大明包拯,為應天府尹為人清正,因為現任的刑部尚書年事已高了,不便遠行所以讓熟悉審判的他來代理,這也是他往中樞走的一個機會。

昨夜朱瞻墉看美人跳舞的時候,三人可是通宵達旦將案卷全部理了一遍,難得三人還能保持著精神奕奕。

畢竟他們三人才是主審官,朱瞻墉是皇家代表,所以不能讓審判出任何的差池。

審判開始之前,三位官員一起向著兩位殿下行禮,蘇雋問:“越王殿下,海王殿下,等會審判鄭和一案,涉及者皆是異國王室成員,而且所涉及之事,關乎鄭和的名譽兩位殿下的安全,公開審理是否欠妥。”

他思前想後還是覺得朱瞻墡主張的公開審理對鄭和的名譽不好,鄭和受辱的歷史將會被公之於眾,而朱瞻墡要的公開審理是讓周圍的百姓都可以來看,事情的經過一定會被人不斷的發酵。

“安全問題不用擔心,所有進場的民眾都會被完全搜身,而且有座位,多餘的人只能在場外聽,我安排了幾位翻譯在場全程翻譯審案子的過程。”

“至於鄭和的事情,我要鄭和的死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鄭和所受的屈辱會換來整個大明百姓的自強,公之於眾,強我國民意識。”

朱瞻墡如此的堅持,三人就看向了朱瞻墉,朱瞻墉便說:“五弟,是否再考慮一下,卻是對於鄭和的個人聲譽不妥。”

“三哥,歷史上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後人談此經歷誰人恥笑蘇武受辱之經歷?勾踐臥薪嚐膽,後人何曾取笑。”

“大丈夫從不笑歷劫不屈之人,好男兒功利華夏何在乎自身虛名。”

“好,好,好。”

朱瞻墡一言,李時勉大叫三聲好。

“這等氣魄,還得是我大明海王。”李時勉似乎非常欣慰的讚賞著。

朱瞻墉見朱瞻墡如此的堅持,也不再說什麼,畢竟真正說了算的還得是朱瞻墡。

此時教堂內的修女將之前準備好了資料拿到了朱瞻墉的面前,朱瞻墉看著服裝怪異的修女問:“五弟怎麼寺廟裡面還有女的。”

“國外的尼姑。”

“南無阿彌陀佛。”朱瞻墉禮貌性的對修女回了一句。

等到門口鑼敲了三聲,不斷的有人進入了教堂之內,能進入內部會場的都是溫莎,漢弗萊公爵,貞德這樣的英法兩國貴族,值得一提的是周邊的西班牙王室,帖木兒帝國王室,還有奧斯曼帝國王室都有人來,其餘的也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

今日這場審判,必然留在各個國家的歷史上。

“威武~”

“威武~”

伴隨著將士們厚重的聲音響徹整個教堂,顧佐威嚴十足的拍了一下驚堂木將堂下的諸位達官貴人嚇了一跳,將圍觀的眾人嚇了一跳,他們哪裡見過這樣的架勢。

“升堂。”

“威武~”

“威武~”

再來了一次,顧佐再敲驚堂木,震懾眾人:“本堂審理鄭和一案,此案兇犯殘忍,涉及甚廣,僅僅耳聞便覺得令人憤恨,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特命我等三人三堂會審,越王殿下監審。”

“帶原告!”

此時候顯走了進來,而朱瞻墡也走到了堂前,在眾目睽睽之下,朱瞻墡向著三人以及朱瞻墉跪了下去。

這讓朱瞻墉及三人觸不及防,這禮可太大了,但是幾人都沒亂,依舊坐著。

朱瞻墡得做出姿態來,他要依大明法治英法兩國就得先做出樣子來,他這個大明海王,西洋聯邦的元首也得遵守大明法律,也是給三人和朱瞻墉看的,他知道他的一言一行最終都會傳回大明給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