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肩膀負花(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說看總管的還是有好處的,至少泡妞的時候,特別是泡女文青的時候,活學活用效果出奇的好。
而且女文青一般不看網路,伱不告訴她,她以為是你自己寫的,只要臉皮夠厚,人人都是陳公子。
忽如一刻全是春,從未被人如此關心愛護過的貞德,面頰生出紅暈,小鹿亂撞。
也不能說小鹿吧,算不上大鹿,中鹿還是有的。
人人要她做聖女,要她騎馬扛旗征戰沙場,唯有這位殿下讓她肩上載滿鮮花便好了。
“等到我們解放了法蘭西受苦受難的百姓之後,我會讓他們在教堂外給你立一座雕像,就用肩負著鮮花的少女做主題如何?”
“再把旗幟也雕刻上,不用雕刻法蘭西旗幟,或者大明龍旗吧,就雕刻著鮮花旗幟吧。”
“鮮花代表了美好與和平,願神保佑以後再無戰爭吧。”
朱瞻墡說完自顧自的往前走去,貞德雙眸顫動看著這位青年王爺的背影,心想:“他果然是神派來拯救我們的,鮮花與和平終將降臨法蘭西的土地,願自我之後所有法蘭西的少女都能頭戴鮮花翩翩起舞。”
心裡這麼想著,握著旗幟的手便更緊了一些。
貞德當即開始讓人去聯絡以前法蘭西的部下,他們知道了貞德還活著非常的開心,並且貞德向他們傳授了她又接到了神的旨意,她將率領大明的軍隊來拯救危難中的法蘭西,脫離瘋狂的法王的統治。
一時間法蘭西國內對於大明軍隊的輿論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基於大明打下了英歌蘭,說大明的軍隊是兇惡的軍隊,炮火伴隨著大明軍隊在四處響起,大明軍隊代表了死亡和殺戮。
另外一種說大明的軍隊是神派來的隊伍,是來拯救他們脫離苦海的,大明軍隊絕不屠殺百姓平民,只有負隅頑抗者才是真正的敵人。
而這種輿論環境之下法蘭西國內本身的矛盾在不斷的爆發,關於瘋王的瘋狂,勃艮第公爵的反覆橫跳,太子夏爾對於聖女貞德的營救不力都成為了民意指責的內容,特別是當貞德站在了大明的一方,那麼大明軍隊就顯得如此的正確。
輿論紛雜,關於瘋王是惡魔派來迫害法蘭西的說辭不知從何時開始不脛而走,因為瘋王的執政法蘭西人生活在困苦之中,各種流言蜚語蹭著這時候四起,法蘭西朝廷根本無力鎮壓,更沒辦法逆著民意做事。、
面對著四處都是遊行起義的巴黎大道,國王和太子只能躲在自己的宮殿內,讓軍隊維持穩定。
而巴黎之前被英歌蘭佔領,此時還有不少的英歌蘭人,在漢弗萊公爵的授意下,拿著不菲的酬勞不斷的煽風點火,意圖在輿論上不斷的給法蘭西王室施壓。
只要不斷的用垃圾的資訊,反面的資訊,攪動輿論散佈謠言,特別是貞德這樣在民間有強烈民意的人說出的話,那麼人們就不知道該去相信什麼,不該去相信什麼,更分辨不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盲目和憤怒將會戰勝不多的理性,法蘭西人民失去了對於王室僅剩不多的信任,不信任王室,不信任軍隊,包括軍隊也開始對於執政者失去信任,那麼這個國家就不堪一擊了。
現在法蘭西的國內有相當大一部分人想要將貞德迎接回來,讓帶領著法蘭西恢復榮光的聖女來領導法蘭西人民。
大明的軍隊還沒踏上法蘭西的土地,似乎就已經在暗中召集了千軍萬馬。
……
新上海城,小生收到了朱瞻墡的命令,奏請御史臺都御史,大理寺寺卿,刑部尚書同來英歌蘭,雖然不清楚朱瞻墡想要做什麼,但是還是依照命令將訊息先傳回了大明。
順天府,皇宮內。
朱瞻基剛剛廢除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轉而立孫若微為皇后,因為胡善祥一直沒有子嗣,所以這件事情雖然是大事,但是在朝堂上並未引起太大的波瀾。
一個女人的幸福與國家的穩定而言,一文不值,胡善祥轉而修了廟每日唸經拜佛,與世無爭。
孫若微春風得意,自己得了皇后之位,嫡子又是儲君,母儀天下。
朱瞻基接到了朱瞻墡的傳信,也是面露不解。
孫若微似乎對於朱瞻墡的訊息特別的關注,湊在朱瞻基的身邊,輕聲細語的說:“陛下,是五弟來信了嗎?”
“恩,瞻墡說要請御史臺都御史,大理寺寺卿,刑部尚書同去英歌蘭,但沒說明原因。”
孫若微仔細一想:“陛下,五弟這是要三堂會審嗎?”
經過孫若微這麼一提醒,朱瞻基這才想起來,讓這三人去好像真的有三堂會審的架勢,一拍桌子,面露喜色:“好啊,這個五弟啊五弟,要用大明的三堂會審英法國王,還得是五弟啊。”
孫若微不無怪罪的說:“這個五弟啊真是的,做事藏著掖著,跟陛下您也是一樣,這點事情直說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