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朱瞻墉的一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父皇重病之時單獨喊我進了寢宮,就如皇爺爺當年喊三叔時候一樣。
父皇說大哥和五弟都是千古難遇的人,他這個當爹的也沒想到能生出了這麼厲害的兩個兒子,他對我說,如果大哥五弟出現矛盾得我去調和。
臨走之前父皇終於還是承認了我是最像他的兒子。
大哥登基了,過了好久才通知五弟,整個朝堂都在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二叔來信陰陽怪氣了兩句,大哥看了很生氣,但是母親勸住了他。
皇位總是紛爭不斷。
只是我對那個近在咫尺又難以觸及的皇位似乎不感興趣了,我知道自己的能耐坐不上去,我有自知之明。
別說爭皇位了,我若不是運氣好生在這裡,便是生在農家,兩間泥房也不見得掙得贏,我軟弱,庸碌。
但是大臣們誇我溫良,禮讓,友愛。
京城裡的日子無趣的很,我在廟裡給母親修了白塔祈福,仍舊常給母親請安。
母親老了,時常唸叨我們兄弟小時候的事情。
誰也沒想到年輕的大哥走了,大臣們說讓我當皇帝,更多說的是讓五弟當皇帝。
我拒絕了,沒想到西征歸來的五弟也拒絕了,皇位給了經常拉褲子的大侄子。
我的使命好像完成了,我是否該起封地呢。
母親仍說想我讓我留下,我想應該是真的想我吧。
人說最愚笨的那個孩子是來報恩的,嗯,我就是那個最愚笨的孩子。
只是似乎我也報不了恩,至少沒能報很久。
兩三年的時間我忽然病了,身體越來越虛弱,我給五弟寫信,想見見他,但是又怕惹出事端便沒送出去。
我最後一次走在高高宮牆內是初夏的時候,風輕輕吹著,我走過這條走了無數遍的路,去給母親請安,只是我有感覺這是我最後一次走了。
我回想起小時候我們兄弟三人一起的場面,我跟在大哥身後,五弟跟在我身後,晴朗,明媚,美好,只是回不去了。
有時候我在想我這輩子有沒有做什麼有用的事情,我只是永樂皇帝的孫子,洪熙皇帝的兒子,仁宣皇帝的弟弟,征服世界的海王的哥哥。
歷史一本厚厚的書,關於我的記載應該只會在這幾人璀璨的故事裡有寥寥數筆吧。
不過好像也不錯。
這就是關於我的全部故事了,有些無趣吧,但這就是我的人生,一個胖胖的,普通的,平庸的,沒什麼作為的大明皇子的故事。
我更像一個普通人,不過似乎也沒什麼遺憾了。
好像…也有點遺憾,我好像最終也沒去過我的王府,據說修的很氣派,據說那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
新書【大隋:我,楊廣,又苟又穩】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皇。
穿越開局開局接手新長安修建專案,別人都感嘆大興土木虧空國庫,他卻越造國庫越充裕。
哦,他在大隋賣期房,那沒事了。
大修運河,別人都是勞民傷財怨聲載道,他卻百姓踴躍人滿為患。
哦,有雙休還是五險一金,那沒事了。
教孫思邈火藥的正確配比,大興火器。
收李世民為弟子,冊封為唐王世子,讓他做他最擅長的事情,打他爹,打他哥。
收李靖為小弟,教他正確的託塔姿勢,從雁門關一路打到君士坦丁。
築長城,修運河,徵高句麗,營建東都,科舉制對抗門閥士族,要做,但是慢慢來。
造就大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