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知錯了。”

趙瑞簡單的教訓了一句便自己走了,一襲青衫風姿卓卓真有名士風範。

徐有貞快步跟了上去。

“先生,學生有一問。”

“何問?”

“海王爺準備舉辦洪熙文學獎,更要開辦燕京大學,聽聞先生受邀成為評委團之一,可是真的?”

“是真,翰林學士沉度是我多年至交好友,他開口了,我得去。”趙瑞的話非常簡單,雖然不是四大主評委但是評審團不過也就二十多人,受邀的要麼一方名士要麼在朝大元。

徐有貞有些不忿的說:“先生,學生懇請先生莫要參加。”

“為何?”趙瑞面露不解。

“先生,您可看過了燕京大學的生源名單?”徐有貞此時拿出了一份名單。

燕京大學的第一批招收學生剛到兩百人,陸續還會有新增,並且將招收的新生名單都公佈了出來。

“怎麼了可有問題?”

徐有貞點了幾個其中的名字說:“先生,其中有不少都是多次科考不中的國子監監生,學生聽說還有殺豬販家的兒子,糧米油店家的兒子,甚至碼頭力工的兒子,您說這些人……這些人搞出來的地方烏煙瘴氣的,您可是當朝名士,去了不是汙了自己的名聲,學生也是為了先生好。”

趙瑞看著徐有貞手上的名單,其中有幾個學生他也知道的,資質平平,在國子監毫不出彩,這輩子怕是也沒有中科舉的機會了,而燕京大學卻將這些人全部招收了進去。

說明要麼沒人,要麼就是能力有限,這讓趙瑞有些微微皺著眉頭,作為名士自然得有名士的風采,風流倜儻,瀟灑自如,更是得與凡夫俗子劃清界限。

瞧著趙瑞的模樣,徐有貞又說:“先生,您尋常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若與那些下等人同席而坐,損了先生的名聲。”

一番談論下來,趙瑞便生了退卻的心思,他確實也不想和那些廚子,碼頭力工一起。

名士總是喜歡穿竹林,飲茶,賞月這些雅事,若沒了風采,還算什麼風雅名士。

徐有貞趁熱打鐵說:“先生,燕京大學據說給學子們提供了很多設施,一副要讓學子們養在閨房中一般,真是有辱斯文,您說我等寒窗苦讀,受盡風霜雨雪洗禮,方能成才,方有堅韌之精神,強健之體魄,若按照他們的方法,教出來一個個養著嬌滴滴的大花姑娘似的,讀書有何用。”

“徐有貞不得妄言。”趙瑞沉聲說著,瞪了一眼口不擇言的徐有貞。

徐有貞躬身道歉:“先生,是學生失禮了。”

不過趙瑞細細想來徐有貞的話,不無道理,他們都是苦讀出來的,就算是王公貴族,若是自己沒有讀過三船五車的書,說上幾句話便露餡了,大明尚文的風氣又高,若是滿肚子草包的公子哥,他們也都瞧不上,現在燕京大學公佈的條件,雖好,但是讓他所不齒。

真就培養大姑娘的法子了?據說冬日裡還有暖爐供應。

他們不懂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的道理嗎?沒有經歷過苦難怎麼成就滿腹學問?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總想著把別人的傘都扯爛,還得把衣服也扒了。

歷史上的有許多經歷磨難而不倒,從苦難中成長的故事,而這些人都成為了名人為後世所傳頌,所以後人開始歌頌苦難,而忘卻了那些人本身的堅韌。

苦難與成功沒有直接關係,我們只能聽到那些苦難中成功的例子,而那些倒下去的,銷聲匿跡的才是絕大多數。

不要感謝苦難本身和帶給你困苦的人,感謝那些在你身陷令圄之時伸出援手的人和那個在痛苦中掙扎著不放棄,從冰冷刺骨的淤泥裡爬出來的自己。

徐有貞也代表了國子監很多監生的態度,因為燕京大學的出現,他們的地位陡降。

民間現在將燕京大學和國子監比作平級,甚至風頭完全有蓋過去的意思,一部分的監生心中就覺得不服,自己費了多少的努力才走到現在,怎麼忽然就又冒出來一個燕京大學,而且裡面招收的人似乎還沒有什麼門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