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東瀛曹孟德(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這裡僅僅是名義上的,但是大明對於東瀛沒有什麼約束能力,甚至在蒸汽戰船下海之前,倭寇之亂還有愈演愈烈的情況存在。
義滿逝世,足利義持掌握實權,曾以“東瀛國世子源義持”的名義,遣使嚮明朝報告父喪;明成祖派中官周全前往弔唁,並冊封義持為“東瀛國王”。但對明朝的稱臣引起管領斯波義將等人的強烈不滿,最終足利義持於斷絕了同明朝的貿易。
足利義持說我國自古不向外國稱臣,並且聲稱要改變足利義滿的外交政策,這也讓大明的倭寇之亂越來越嚴重。
直到蒸汽戰船的出現,舟山海戰事件,足利義教返回東瀛國內,東瀛才再次對大明表達了重啟貿易的願望,並且敬獻禮物表達善意,朱棣在拖了他們兩年之後重新冊封足利義持為東瀛國王。
但是經過前一次的教訓,所有人都知道東瀛人對於所謂的宗藩關係並不看重,和朝鮮不同,他們沒有對於自己宗主國應有的尊重。
朱瞻墡的船過了九州島,過了四國島,進入了海灣抵達大坂。
東瀛的民生情況明顯的好於朝鮮,兩岸的民居港口的繁榮程度都要更好。
大坂的港口是現在東瀛最大的港口,因為其離京都近,交通方便,而且本身大坂地界就是東瀛最發達的地方之一,自從跟大明通商以來,也有很多東瀛人搬入大坂。
這個時代港口城市才是最有機會的,許多年輕人來此打拼。
朱瞻墡出發之前就通知了東瀛,到港的前一天也提前再次派人通知,此時的東瀛天皇,將軍全部都在大坂,等待著迎接珠江郡王。
作為老熟人,足利義教當然來來到了大坂,還有大明駐東瀛的大使張先啟也攜夫人到了港口等待。
普通的東瀛百姓哪裡見過這個架勢,他們尋常根本沒機會見面的東瀛天皇,他們的精神領袖也出現在港口親自接人,周圍的安保等級提升到了最高,幾乎整個大坂的港口都停運了,所有要靠岸的商船都得往後捎捎。
“這是要迎接誰啊,如此大的陣仗,據說天皇陛下還在裡面。”港口的外圍圍觀的人正在討論著。
“據說是大明朝的一個什麼郡王。”
“郡王?郡王值得這麼多人來,我還以為是大明朝的大皇帝來了。”
“這郡王爺可厲害的很啊,你看到之前海上那個“正妻母艦”了嗎?就是他搞出來的。”蒸汽母艦的名聲很大,因為沒有專門的東瀛語來話說所以他們都用華夏語來形容它,但是因為口音的問題,讀起來就是正妻母艦。
“那這個郡王夠厲害的,這麼大的船都能搞出來。”
“可不是麼,據我大明的朋友說,這位珠江郡王可真是厲害的很呢,所以你看足利將軍和天皇陛下才如此重視他。”
當朱瞻墡的戰船緩緩的駛入港灣,將軍足利義持帶著眾人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但是朱瞻墡非常的小心,讓楊松帶著衛隊跟著自己,緊緊的護著自己。
張先啟領頭而上,幾年不見他續起了鬍子,恭敬的行禮:“臣,張先啟,見過珠江郡王殿下。”聲音高亢,朱瞻墡忙扶著他:“張大使免禮吧,這些年你辛苦了。”
兩人還是透過不少信件的,而這次在張先啟的身邊跟著他的妻子,當他在東瀛的第三年,穩定之後就將妻子接了過來,而現在他的妻子已經有了身孕,準備回大明。
一般來說這種場合這個年代是不會有女性跟著,但是張先啟卻帶了自己的妻子,而朱瞻墡也一反常態與張先啟的妻子進行了一番寒暄。
隨後張先啟將朱瞻墡接引到了東瀛諸位領導人的面前。
“殿下,這是東瀛天皇,稱光天皇。”張先啟先介紹了主要只有象徵意義的天皇,這讓足利義持不滿,立刻自己站了出來。
“珠江郡王殿下,在下足利義持,東瀛將軍,幸會。”
朱瞻墡微笑著的面容並未有任何的變化,對著足利義持說:“東瀛國王,足利義持,早有耳聞,幸會幸會。”
特地強調了東瀛國王幾個字,因為就大明的冊封來說東瀛國王的叫法沒錯,足利義持才是大明冊封的東瀛國王而不是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