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又下起了小雪,今年下雪的日子特別多,江南的雪寒。

只是新年將至,就算是冷的像在裝滿水的冰窖內,還是得說一句瑞雪兆豐年這樣的吉利話。

朱瞻墡悶悶不樂,前幾天早朝還是被御史們說了一大堆,行事不合禮法, 恣意妄為,行事不計後果,甚至連鄭和也被說是幫兇。

好在朝堂上的幾位大佬都幫著說話,而且回宮就捱了打,朱瞻墡只要不還嘴,這事情沒幾天就過去了。

手上拿著最新版本的報紙,上面寫了關於此次舟山海戰的事情,已經給朱高熾看過了, 得了允准明日就會發版。

摸了摸報紙的材質,報紙的材質在提升。

報紙可以盈利,而且利潤不菲,在利潤的加持下,林苗再花錢在提升報紙本身的材質,也是從側面的角度去提升紙製品的製造工藝。

報紙和糧票都需要紙張,只要有利潤就一定有人會費心思去研究。

“李時勉寫兩篇文章倒是真的不錯,這一發表肯定又是群情激奮。”朱瞻墡誇獎了一句。

根據舟山海戰的邸報,李時勉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潤色,強調了海盜的殘忍,將婦女兒童斬首,看的民眾怒不可遏, 海戰大勝, 又看的民眾群情激昂, 民心所向。

“東瀛海外夷民, 常以浪人海盜滋擾我沿海村鎮,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我大明戰船堅船利炮, 衛所軍人悍不畏死, 甚至連女眷都不畏海盜,若大明人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句倭寇何敢?就夠了。

小生此時拿進來一個製作的更好一些的發電機,這是讓張三等人做的,搖起來可以發電,但是碳化竹絲還是不行。

碳化竹絲這東西就像是全身只有嘴是硬的小部分男人,說了只是狀態不好,其實每次都只能堅持這麼點時間。

發電原理不難,但是電的儲存和使用問題就比較大了。

最常見的用電產品朱瞻墡想到的就是電燈,電話。

電燈現在需要的材料難以搞到的話,電話似乎好像可以。

電話的原理自然比電燈要複雜一些,但是需要的材料卻沒那麼複雜。

當然這裡的電話肯定不是指現代那種撥號式的電話,而是老式傳聲筒電話。

幼兒園裡面用繩子綁著兩個水杯的電話遊戲都玩過吧。

將繩子變成電線,將水杯變成帶著隔膜和電磁鐵的聽筒和話筒,這就是最簡單的電話了。

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聲波作用於送話器上, 帶動隔膜震動, 隔膜震動與電磁鐵接觸, 產生一直變化的電訊號,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變化的電訊號透過線路傳入聽筒內的電磁鐵,電磁鐵促使鐵片產生相應的震動敲動聽筒內的隔膜。

這樣的話聲音就產生了。

只要有電就可以做電磁鐵,話筒和聽筒主要關鍵是隔膜的材質,電流無法儲存所以需要一直搖動發電才能保持電流。

朱瞻墡想要試試看做電話,但是因為到不了張三的工坊,所以工具有限,全靠自己手搓。

搞了一下午,因為沒有焊接能力,朱瞻墡只能放棄了銅片做話筒,硬生生砍了兩個椅子腿,太監們鑿了好久才做出兩個聽筒的模樣。

將布綁的儘可能緊繃。

看著天色不早了,朱瞻墡將兩塊鐵纏繞銅線,根據右手螺旋定則,通上電就可以做成電磁鐵。

電磁鐵與話筒隔膜之間放了一塊鐵片,鐵片根據電磁鐵的電流變化會帶動隔膜震動。

朱瞻墡這就開始做實驗,楚兒拿著聽筒到院子外面,話筒聽筒和電磁鐵都是固定在木板上,避免晃動。

隨著朱瞻墡的手勢,小生開始搖動發電。

他搖的非常小心,儘可能保持著勻速,避免電流的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