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排名是什麼,納稅?”太子妃發現了邊上一欄寫著十個人的名字,仔細看才看到是稅收。

“嗯,瞻墡和陛下請示了,陛下示意可以做,這也是陛下讓這份報紙以私人的名義去做的原因,若是以朝廷的名字,就是怕有壓著這些人納稅的意思,陛下怕現在這樣做不好,以私人的名義就會好很多,但是這些數字都是戶部給瞻墡的。”

“這樣沒有問題吧?”太子妃有些擔心。

“沒事的,報紙掛著外頭商戶的名字,編寫報紙就算是朝廷的御史也有錢財收入,是的僱傭關係,商行納稅的排序也可以說是外頭人排的,有人怕出名,有人想出名,應當是想出名的比較多。”

太子妃看到了最後一頁來了興致:“這最後一頁比較有趣,有猜燈謎,有對對子。”她比較喜歡這樣內容。

這一日不只是皇宮之中,應天府的街頭巷尾,那些小攤販的攤子上都出現了一沓厚厚的報紙,只要花上三五個銅板,或者等額的糧票就可以換上一份。

最開始無人感興趣,但是漸漸的看到有人手拿報紙在茶館或者早餐攤看著的時候就有人詢問,漸漸的報紙銷售一空,第一批印製的都還不夠用。

對於這些新鮮且快速獲取訊息的方式,百姓們很快就能接納,報紙成為了他們最高效的獲取資訊載體。

運德茶樓內,林苗先生今日登臺,講的不是三國志的故事,而是新出的楊家府演義,紀振倫點了一杯茶,坐在聽眾的位置,滿含熱淚的聽著自己寫的故事,聽到有人為之叫好,偷偷的擦了擦眼淚。

我的書,原來真的還不錯。

各處的街頭巷尾,一些說書先生拿著報紙也開始給孩子們,給不識字的販夫走卒們講報紙上連載的,這可比去買書也便宜的多,而且一段時間連載一次也吊著聽眾們的胃口,他下次講聽眾們還是會來聽,他的生意有了保障,他也成了報紙的忠實客戶。

報紙也流到了一些商行中,一個個大老闆看著自己榜上有名,成為了納稅大戶,有人歡喜有人愁,後臺硬的高興,後臺不夠硬的可就愁些。

總的來說高興的多。

最後一頁的娛樂版卻最受閨閣女子們的喜歡,自己在閨房內娛樂活動有限,喜好仰慕文人才子,有學過些文化的就會自己對對子,猜燈謎,最後還有一些簡單的教人識字的版面。

文人仕子們看著時事政事,國家大事他們最是關心,後一日的朝會上還有人拿著報紙登殿,要求重賞李時勉這一篇伐北疆夷民書,本就支援北伐的臣子更是群情激奮,那些不支援北伐的臣子,今日在朝堂上壓不住這滿堂的激昂。

朱棣可是開心了,但是他不喜歡李時勉這沒腦子的驢脾氣,最終只是暗地裡讓朱瞻墡給他多加了數量不少的稿費,相當於榜一大哥的偷偷打賞。

這才第一份報紙就有這樣的效果,超出了朱棣的預料,也超出了朱瞻墡自己的預料。

永樂盛世,國富民強,大家對於這些文娛時事的需求非常大。

而且這一份報紙足夠發行好幾天,上面的內容足夠傳播好幾天。

終於閒下來的朱瞻墡躺在搖椅上,此時的屋子內已經點了炭,今年冷的厲害,而且太子爺身體不舒服,各院內也就更小心了些。

本以為終於可以閒下來一段時間的朱瞻墡就接到了陳瑄來找自己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