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得聚集過來的眾人驚奇不已。

……

而此時他們口中唸叨的陳鳶,正坐著牛車在天大亮時,沿途起伏延綿的山勢,微綠的林野間露出炊煙裊繞的村落鄉集,都有著不同與繁華洛陽、或江南的景色。

第三日的下午,陽光正堪堪傾斜雲端,陳鳶和胖道人坐在牛車上,望著延綿起伏猶如佛陀橫臥的山脈,聽著悠遠的鐘聲在山霧中迴盪。

陳鳶是第一次來,不過孫正德卻是熟悉,指揮著老牛往哪裡哪裡走,簡直一門清。

咚~~

像是知曉陳鳶三人過來,陡然響起一聲知客鐘聲,鐘聲渾厚有力,宏亮綿長,迴盪山巒之前久久不散。

陳鳶望著高聳的佛陀山,笑了一下,拱起手朝山中嫋嫋香火的寺廟一拜。

隨後,將牛車寄放在山下的集市,由胖道人在前引路,陳鳶和小道童跟在後面踏著斑駁青苔落葉的石階蜿蜒而上。

山林間青磚小道,初春的回暖,已有婉轉動聽的鳥鳴在附近樹枝啼鳴,遠方偶爾還有幾聲猿鳴傳來。

“東家,鐵索下方的深澗,上面大大小小的佛窟有不知幾千上萬,萬佛寺便由此名而來。”

過連線對面懸崖的鐵索橋時,孫正德指著下方瀰漫水霧的懸崖峭壁,上有無數坑洞,裡面雕琢有一尊尊佛像,有些時日太長,長滿了青苔,仍能可見五官。

“那到底是寺因窟得名,還是窟因寺得名?”

陳鳶這句反問,把孫正德給問住了,他第一次來時,也不過聽遊覽此處的文人雅客提及,真要去刨根問底,他也沒那閒心。

“東家,到時候你還是問鎮海和尚吧。不過先叮囑一句,他這些年脾氣暴戾,真被他師兄給說中了,殺性很重。”

嘮嘮叨叨的叮囑,三人已走過兩邊枝繁葉茂的老松,來到香火嫋嫋的佛寺前,山門已有知客僧久候,見到陳鳶,便上前豎印垂首。

“可是陳施主?”

陳鳶點點頭:“正是。”

“請三位跟小僧來,鎮海師伯已在羅漢堂等候。”知客僧豎印轉身走到前面帶路,陳鳶與胖道人對視一眼,緊跟上去。

見到故人,陳鳶心情頗好,一路上也不時打量這座之前沒機會過來的寺廟,與當初去過的那座靈雲寺相比,這裡更顯恢宏大氣。

山門、殿宇修得雄偉,彩繪的雕欄格子,金邊的佛柱,內外山門巨巖雕琢,天王殿威嚴高陡,四簷懸長長的幾排風鈴,也有低矮房舍,積攢枯黃落葉,到處能見香客、灰樸僧袍的和尚持佛合十。

知客僧走在前面,偶爾回過頭,合掌躬身,引著身後的書生往前繞去寺廟後院。

“三位,這邊請。”

陳鳶道了聲‘好’,看過前方天王、大雄數座大殿,跟著前面的知客僧繼續繞去一側廂院,到了這邊,領路的僧侶明顯腳步放緩,顯得小心。

“我佛慈悲!”

一聲佛號從前方羅漢堂傳來,緊閉的門扇轟的齊齊推開,一道勁風撲面,吹的小道童還有那知客僧搖晃不穩,被陳鳶伸手按住後腦才站穩腳跟,胖道人也接住那小僧。

“陳道友,好久不見。”

四扇敞開的門扇之中,羅漢金身神像下方,一道乾瘦的背影盤腿坐在蒲團撥弄佛珠。

佛珠停下。

蒲團的老僧緩緩起身轉過來,鬚髯蒼白,雙目如有雷光。

這殿中那尊怒目金剛一般。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