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為人的周大林,還是沒有看透趙世豪。

但凡懶的出奇的人,不是愚蠢透頂,不可救藥,就是聰明絕頂,不屑俗務。

很不幸,趙世豪恰恰屬於後者。

上學的時候,沒怎麼學習,也可以考上大專,別人刻苦努力學一天才能弄明白的知識,他只要認真學一個小時,就完全可以學會。

從小學到大學,這種事情發生的太多了。

史地生考試,別人早上四點就起來背答題,他只是臨陣磨槍,快考試了才開始背那些答案。成績出來,他總是會名列前茅。

這是他沒有那麼懶,多少知道用功的時候。後來,就算他不用功,考試也能及格。只要他上課聽講了,混中游成績對他來說,易如反掌。

他當然知道,自己比別人聰明瞭,這逐漸就養成了一種優越感,讓他覺得,他比周圍所有同學都優秀。

你優秀,總得用學習成績來證明吧?趙世豪不這麼做。我心裡知道自己優秀就行了,幹嗎要做給別人看?

久而久之,放縱了自己。到了高中,知識難度加大,靠腦子聰明,短時突擊就可以拿好成績,是根本做不到的。

這時候,想重新讓自己勤奮起來,他已經管不住自己了。

看著好多好多他平日裡瞧不起的同學,都考上了大學,他只考了個大專。

心裡憋屈,可又懶得復讀努力。

從此之後的趙世豪,便破罐子破摔下去了,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還瞧不起任何人,漸漸地越來越孤獨,越來越自私,把自己鎖在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裡。

這種人,什麼道理都明白,可就是什麼都不肯幹。你看著他坐在那裡,或者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其實他的腦子裡,不知思考了多少東西,做了多少判斷。只是,周邊沒有值得他動一下的事情,他依舊會一動不動。

就是這麼個活寶,程曉和他生活了十幾年,沒把自己逼瘋,程曉已經足夠強大了。

打破趙世豪內心世界的那個人,就是周大林。

那次片鹼生意,讓他徹底開了竅。生意說白了,就是供與需。只要你具備了提前預判市場的能力,遍地都是金錢。

誰不想有錢啊?有錢就有一切!

他找到了不懶惰的理由。

第一次獨立做石子生意,在他看來,是很成功的。只是,他死在了過度貪婪上面。

同時,周大林如何利用他的貪婪,把他置於死地,他也可以看的一清二楚,連當時周大林心裡想什麼,他都可以猜得出來。

這個仇,他記著呢,不可以不報。同時,從他手裡奪走程曉的仇,他也不可以不報。

只是,這一次,他不貪婪了,懂得韜光養晦了。

客運公司的分紅,老程和他一家一半。可是,客運公司的資產,是人家老程自己的。

如果沒有周大林,這客運公司,起碼有一半資產,應該是他的。

老程為什麼和他對半分紅?心裡有愧唄。利用他做石子生意出事兒,疏通關係,把那輛原本他們共有的大巴,變成了自己的。

這時候,他還沒有自信,覺得周大林比他高明太多。他不敢直接對付周大林,他可以從老程這裡入手。

老程這人耿直,很有些正義感,但頭腦簡單。他就先拿這老傢伙練練手,把老程的資產奪過來再說。

客運公司老程經營的不錯,沒有太多的漏洞供他利用,得想個法子,先弄出漏洞來才可以。

於是,他就給老程出了那個主意。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他相信,就是周大林,也看不出這裡面有什麼不對來。

但客運公司變了真空泵廠,資產變動過程中,就會有漏洞產生了。而且,老程不懂工廠,將來工廠要靠他來管理,這就給了他巨大的權力。有了權力,機會也就有了。

利用臨水真空這個牌子,鬧出點動靜來,絕對問題不大。這動靜,鬧得驚動了西蒙公司,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西蒙公司過於自負了,以為他們搞垮了臨水真空泵業的支柱企業,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龍頭老大,壟斷國內這個行業。

種花家有句老話,叫強龍不壓地頭蛇。雖然改開多年了,國內的經濟模式,包括人們的經營理念、消費理念,和他們西方人還是有著千差萬別的。就算沒了龍頭老大,過去圍繞著龍頭老大衍生出來的,周邊這幾百家小企業,也各自有著不同的生存模式和生存之道。這些,遠遠不是西蒙公司這種外來戶可以理解的了的。

這還只是從經營和市場來說的。從技術專業角度來講,國內有著自己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西蒙公司執行的卻是西方的標準,兩種標準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廠家買回個西蒙公司的真空泵來,國內生產的電機、接管都不配套,裝不上,怎麼用啊?就算想辦法用上了,壞個零件,因為執行標準不一樣,也買不到,沒法更換。總不能因為壞個小零件,就換一臺真空泵吧?

所以,他們想著壟斷國內的市場,根本就是夢想。別說壟斷市場,就是迅速接駁對口國內這個行業,都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他們挖走了原來臨水真空泵廠的許多技術骨幹,可是把兩種不同標準的產品統一起來,也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