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的三月份,周大林透過朋友拖朋友的關係,找了個就在好萊塢居住的華人,去了漂亮國。

女兒桐桐滿了週歲之後,他就不能老是閒在家裡了。

周琦組建網路平臺,他得跟著過去。

做網路,總部不能建在省城。網路的伺服器和相關人才,都集中在京城,或者是南邊那個大都市,也只能在這兩個城市選擇一個。

周琦的意見,是選擇中關村那邊的科技工業園,周大林同意。日後快腿的總部,也將遷往那裡,周琦算是打前站。

只是建這個屬於自己的網路平臺,就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

另外,黃導那部電影開拍,他也得過去看看。做為董事長,不能總當甩手掌櫃的。特別是在演員的遴選上,他知道現在這些還沒成名的演員裡,誰將來是大腕兒。

黃導那位未來的夫人,將來也是大腕兒啊。雖然後來成腕兒之後,兩個人離婚了,可人家還是腕兒,而且越來越紅。

他只是發掘人才,管她和黃導離婚不離婚幹嗎?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個變壞,自然就是換女人唄。他不能免俗,黃導也一樣。

原本只想靠著房租和炒股,就可以舒舒服服活著的周大林,稀裡糊塗就搞了這麼多事情出來,想不操心,不與這社會接觸,是不可能了。這與他的理想,或者說幻想,越來越遠了。

也許有一天,可以把他手裡這些公司都運作上市,然後把股票一賣,錢多的三輩子花不完,他就再不用這麼瞎忙了。

如此一來,一年裡有幾乎一半的時間,他是不在家裡的。在家的時候,他就開始忽悠劉子強,把鮮奶公司先上市再說。

鮮奶市場競爭激烈,你只開啟市場不行啊。牛奶這東西,工廠是生產不出來的,得從奶牛身上擠出來呀。市場越大,對鮮奶的需求量就越大。鮮奶需求量大了,你得有那麼多奶牛來擠才成。

奶牛哪裡來啊?靠散佈在各地的奶牛場來提供。這就需要在各地設立奶站,來收購牛奶。這些奶牛場獨立經營,規模大小不一,奶質有好有壞。奶站檢驗嚴了,收不上奶來,檢測鬆了,公司的奶製品質量就會下降。

鮮奶行業競爭激烈,這種收購牛奶的方式,既無法保證質量,成本又高,早晚會被淘汰。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西北草原上,建立自己的大型牧場,保證自己優質奶源的同時,把公司整體遷過去,節省運輸成本。

劉子強當然知道,周大林說的這些是事實,可這麼做,需要投入大資金,他上哪兒去弄這麼多的資金,去建牧場啊?

周大林當初不同意鮮奶公司分紅,就是因為他知道這一步必須走,鮮奶公司必須勒緊褲腰帶,為日後要走的這一步,積累資金。

可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大家都拼命促銷壓價,利潤越來越低,只憑著利潤積累,還是遠遠不夠。

所以,得另想辦法。

周大林的辦法,就是爭取上市。

這個主意,放在兩年之前是想也不要想的,但現在條件成熟了。股市的春天到了,即將迎來那波六千點的大牛市,不趕緊爭取上市,還等什麼?

他要說服劉子強,花錢來運作上市,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是他手下那幫研究生高管,也不可能知道,將來像他們這種私企,會有更大的機會上市。

於是,他就得天天磨著劉子強,給他灌輸一大堆各方面的知識,直到把他給忽悠暈了,同意運作上市。

要知道,運作上市,接受各種部門的審查,完善上市條件和手續,麻煩不說,還要花很多錢的。劉子強現在最缺的就是錢,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讓他花錢搞他認為成不了的東西,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也就是周大林這三寸不爛之舌,厚著臉皮,和劉子強以及他的高管們,軟磨硬泡一個多月,舌戰群儒,這才成立上市運作小組,開始運作這個事情。

他每天就是這麼忙來忙去,到處飛來飛去的,程曉早就習慣了。這回他突然說要去漂亮國考察專案,她也並不吃驚。

程曉不怎麼關心他的生意,大部分不懂,參與意見還不如不參與。再說周大林也不是耳軟心活的人,可以聽她的。

家裡的事兒她可以完全說了算,生意的事兒周大林是不願意她跟著瞎攪和的。

飛機在洛杉磯落地之後,那華人朋友就在機場等著他。剩下的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就跟著那人在好萊塢附近轉悠,星光大道,中國大劇院,柯達大劇院……

最終,他相中了比華利山的一座小型別墅,只有一座二層樓的建築,依山傍水,院子裡還有個游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