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對老程掙不掙錢,也不怎麼感興趣。

她女婿有的是錢,不是老程死活擋著不幹,她連臨水最貴的別墅都住上了,她還在乎老程掙不掙錢?

所以,至於趙世豪是怎麼把客運生意給擴大了一半,她也就瞭解個大概。

好像是趙世豪建議老程,用那兩部大巴做抵押,從臨水銀行貸出來一百多萬,又把經營客運掙來的錢也投進去,又買了兩輛大巴。

這樣,他們就有四輛大巴跑客運了,分別跑不同的線路。

這個時代,四輛長途大巴,一年就能掙回一輛大巴來。老程貸的款,估計頂多一年,就能連本帶利還清。有四輛大巴,他一年的純收入,估計就有上百萬,可不掙大錢了嗎?

那兩輛大巴,雖說是老程和趙世豪一人盯一輛,分成也是一家一半,可所有的手續都是老程的。也就是說,這兩輛大巴,從法律上講,都完全屬於老程自己的私有財產,跟老趙家沒關係。

這種情況下,老程想跟老趙平分利潤,是老程自己的事情。他不想平分,就是一分錢不給老趙,老趙也沒脾氣。

事情能做到這一步,當然也是周大林一手操作的。

對付老程這種性格死倔,又願意吃虧的主兒,你就不能著急,得和他一點一點,慢慢地耗。坑也得一點一點地挖。還不能只挖一個,得挖好幾個,每一個還不能挖太深。要不然,他發現你忽悠他,就再不肯上你的當了。

周大林先是透過劉子強打通關係,只用十幾萬,就可以把第一輛大巴給贖回來。

你贖不贖吧?贖,車就得變更產權手續,過戶到你名下。不贖,車就沒有了,指不定變誰的了,反正不是你的,更不是老趙的。

老程肯定得贖啊。

這第一輛大巴,就由程、趙共有,變了老程獨資了。

老程要買第二輛大巴,還想著和老趙共有。為這個,吳英差點和老程翻臉,跳著腳的反對也沒管用。

周大林不和老程著急,只是給他出了個主意,讓趙世豪盯第一輛,利潤也都歸趙家。老程再買一輛新車,這第二輛新車,掙的錢歸老程。

老程聽著有理,這個和跟老趙平分利潤差不多。可他就忘了一樣,新車是他的,這第一輛舊車也不是老趙的,還是他的,早就跟老趙沒啥關係了。

等買回來第二輛大巴,他越琢磨越不對,這不兩輛車都是他的了?他就想著和吳英商量,把第一輛大巴過戶給老趙。

周大林早防著他這招呢。老程前腳去買新車,後腳他就囑咐吳英,趕緊把第一輛大巴的所有手續,先藏起來再說。

把屬於自己的車白白送給老趙,吳英哪裡肯幹?老程想辦過戶手續,手續也在吳英手裡,他也拿不到啊。

就算他拿到手續,不只吳英不幹,周大林和程曉也不幹呢。你和他家平分利潤就行了,大巴不能給他。

全家人反對,老程也沒招兒。

舊大巴都不能給老趙了,新大巴就更不能給他了。老程還沒混蛋到不和老婆孩子商量,就把新大巴送人的地步。

老程買大巴,大部分錢都是人家周大林出的,這時候知道周大林不可能同意他把大巴過戶給老趙,他還不好意思和周大林提這個事兒。

無奈之下他就想,反正掙了錢和老趙平分,大巴在誰名下都一樣。

周大林就利用了他這個不太在乎財產歸屬的特點,成功把財產替他保住了。

如今,跑客運的所有資產都是老程的,趙世豪幫著老程把資產擴大一倍,只能對老程有利,周大林也就不用擔心。

現在跑客運,只掙不賠啊,他有什麼好擔心的?

唯一擔心的,就是交通事故。但老程所有該買的保險都買了,出了事故保險公司賠,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而且據吳英說,在趙世豪建議下,老程直接就註冊了一個客運公司,不再掛靠在公家客運公司身上。他每天都早出晚歸,忙著給他的那些客運司機上安全課,傳授安全駕駛知識。這個他內行啊。有這個絕對內行天天教導著那些司機,估計就不會鬆了安全這根弦,不會出什麼事兒。

老程就是因為忙這個,才忙的蠻帶勁兒,根本不在乎吳英在不在家。

從部隊上下來,沒法過營長癮了,放著法院不去,去銀行當保安經理,其實還是想過營長癮。如今有車又有人,算是真的過上運輸營營長的癮了,可不忙的蠻帶勁兒嘛。

趙世豪有做生意的天賦,只要他心眼兒往正處使,有他幫著老程,周大林也就放心了。

起初吳英還擔心老程生意做大了,萬一將來有個閃失,賠可也是賠大的。周大林就給她解釋現在客執行業的優勢,再說老程玩車是高手,懂行。懂行人玩自己的本行,賠的機率就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