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林和程曉這回出去,一玩就是一年,直到第二年的秋天,才追著秋天的腳步,從R國回來。

他們一路貪戀秋景,還是沒有追上秋天的腳步,等回到省城的時候,已經到了十二月底,省城都上凍了。

他們回來的時候,《那些年那些事兒》已經在央視開播了,而且是黃金時間。

於曉萱的演技,比演《斯文敗類》的時候,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於普通的動作裡,簡單的話語裡,詮釋出那個年代,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輕寡婦的無奈和辛酸,還有一些頗有自私意味的小心機。尤其是那雙含了幽怨的眼睛,看人的時候,幾乎就是有魔法,可以把人的魂兒給勾跑了,讓觀眾不知不覺中圍著她的喜怒哀樂打轉。

這樣的演技,在黃導看來,基本就算爐火純青了。當然,這裡面離不開黃導和劉編的指導。

據說,京城最高的藝術殿堂,已經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周大林為這個上一世歷盡辛酸,不溫不火女子,這一世可以在他的幫助下抓住機會,一舉成為火遍全國的影視大腕兒而感到驕傲,也感到欣慰。

他和程曉在外面的這一年,於曉萱也沒少給他打電話,但都是說工作,順便問問他們在哪兒?有時候,她是打給程曉的,和程曉說大半天演戲的事兒,這才順便問問他,讓程曉找他來,向董事長彙報彙報工作。

但京城最高藝術殿堂找她的事情,於曉萱隻字未提。

這是許多演員,在成名之後,夢寐以求的事情。

好多曾經紅火一時的大腕兒,在青春過後,便默默無聞了。只有邁入了這個藝術殿堂,才會被這個行業所認可,也才會在年齡青春過後,永保藝術青春。

關於這個事兒,於曉萱不提,說明她在猶豫。

周大林也不提。

儘管聯合影視需要於曉萱來撐門面,可是,只要她願意,他隨時都可以讓她走。他得等到見到她,和她單獨談談,看她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有時候,於曉萱的想法,都是匪夷所思的,但仔細推敲,她卻有她的道理。

她成名成腕兒也好,默默無聞也罷,對周大林來講,都無所謂,他只求她過的快樂。只要她快樂,無論她想幹什麼,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她。

他唯一不能滿足她的,就是娶她。

這是他無法可想的。

遇到程曉的時候,他並不相信這世界會有愛情。在他的世界觀裡,愛情就是荷爾蒙,多巴胺,動物互相吸引的本能,以及人類的互相需要。

就算和中年的程曉在一起,他也沒有相信,他們之間存在的那份感情,就是愛情。程曉需要一個可以關心她,關愛她,在乎她,滿足她的男人。而他願意和程曉在一起,僅僅是因為,程曉不嫌棄他這個大她十一歲的,年過五十的老頭子,他就應該給她更多的關愛。

在遇到於曉萱之前,他冷靜的大腦,一直就是這麼推理的,這麼認為的。

所以,重生回來,他的大腦裡,只有發財的計劃,沒有要去找回程曉的想法。

大學的偶遇,只是讓他知道了年輕程曉,的確是個漂亮女孩,又回憶起和中年程曉在一起的那些溫馨日子,讓他做了一個重新追回程曉來做老婆的決定,也是一個衝動,並不證明他是愛程曉的。

真實的情況就是,那個時候,一直到程曉答應大學畢業以後做他女朋友,他都沒有真的愛程曉,只是用了舔狗們慣用的,追女孩子的手段而已。

直到他遇上於曉萱。

遇上於曉萱,他終於相信,這世界上是有愛情的。不自覺的思念,無法剋制的想念,在一起時的難捨難分,與荷爾蒙無關,與多巴胺無關,也不是互相吸引,更不是相互需要。是靈魂的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哪是你,哪是我。

他突然就拿和於曉萱在一起的感覺,去印證和中年程曉在一起的感覺。接著他就明白了,中年的程曉,是真的在愛他!

中年的程曉,對他說,她從來沒有愛過趙世豪,他不相信,直到他在年輕的程曉身上,親自印證了。

事情發展到這裡的時候,他已經明白,上一世,他辜負了中年程曉的愛!

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心裡那份愧疚,那份負罪的感覺,差一點就壓垮了他!

所以,他會對於曉萱說,這一世,他不可以為自己活著,他要為程曉活著,去還上一世欠她的債!

所以,他不會娶她,但是他愛她。

這是除卻他自己,誰都無法弄明白的道理。

上一世,他辜負了程曉。他要用這一世來報答程曉,卻又不得不辜負於曉萱。

他愛程曉嗎?其實到現在為止,他也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覆。他心裡明白的是,他肯定愛於曉萱,但他必須先愛程曉。

既然不能娶她,不能給她一個身份,那麼,他只能把除此以外的,所有他能給她的給她,只要她快樂,她想做什麼,他就會竭盡所能地去滿足她。

他和程曉開著車回來,到了父母家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