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插手家教(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週大林不惜代價,把跑腿這個難做的生意做出來,站住腳的時候,他真正的盈利專案,就會在跑腿的廣告效應帶動之下,進入快速增長期了。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公司,它的主業是模具,這東西並不掙錢,甚至賠錢。可是,這公司依舊在做,而且做的十分認真。
那麼,他的利潤點哪裡來呢?
不掙錢的產品做的就少,競爭壓力就小啊,投資成本顯然就會大幅降低。
那家模具公司,就是用這個賠錢的模具當做敲門磚,成功開啟了使用模具廠家的大門,隨後,他真正掙錢的副產品就湧進了工廠,獲得了鉅額的利潤。
它這是一種什麼理念?說白了就是跟現在網紅想盡一切辦法加流量、出名是一個道理。你出名了,才有話語權。
周大林的目的,就是要靠跑腿出名。我文中一再說開始是賠錢的,周大林還用“先賠後賺”來安慰程曉和劉璐,這些書友們怎麼就不理解呢?何況周大林真正掙錢的是股市,也不是跑腿。可就是有那麼幾個書友喜歡斷章取義,只是看到“跑腿”二字,就大發議論,誤導所有書友們,真是無語了!
刪帖吧,對不起你來一趟,來一趟就是對我的支援啊,我得謝謝你。刪你的貼有些不忍。可不刪,實在是有給我砸場子的意思。
跑腿站住了腳,快腿出名了,奶站、家政這些“副業”,很快就可以打出去,成為利潤點。
原本,我還想著把這些“副業”慢慢引出來,因為時間軸太短了就不現實了。現在沒有辦法,只好先把奶和求職給整出來了。
言歸正傳。
代招服務,招聘方出資給快腿,快腿代招,這個問題不大。
劉璐要周大林理順的,是求職家教這一塊的服務。
那個年代,還沒現在的這麼多的補習班,可高考的壓力,恐怕比現在還嚴重,因為那時候大學少,僧多粥少,競爭更加激烈嘛。
好多孩子的家長,在自己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的情況下,找不到市面上的補習班,或者對這種補習班不放心,或者花錢給孩子報兩回,效果不大,就再也不願意受這種補習班的忽悠,白花錢了。
他們最終,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校的大學生。九十年代末,大學生兼職家教,也是一個十分熱門的工作。
劉璐屬於那種熱心腸的人,也做過家教,知道這裡面的辛苦。看到比她小的學弟學妹們,為找份家教工作,跑遍全城還一無所獲,心裡就不是滋味了。她主動開發了家教介紹這個專案,希望可以幫到那些學弟學妹們。
大學生們教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知識,傳授考試經驗,這是沒問題的。可更多的孩子,成績不好,或缺的恐怕不是這個。
對這一點,周大林是深有體會的。
剛上初中的時候,他比較貪玩,學習成績並不怎麼好,也就在班裡排箇中遊。
母親就是當教師的,一天到晚給他灌輸學習的重要性,大道理他都懂,可就是管不住自己,還是讓玩耍佔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
他媽苦口婆心,文武並用,依舊是拿他沒招兒。後來,他爸就親自上陣了,一個學期的工夫,就把他貪玩,管不住自己的毛病給管過來了。
說來十分簡單。考試成績上不去,主動脫下褲子來,趴在床上。他爸毫不留情,一竹竿子下去,屁股上就通紅腫起一溜來。如此三竹竿子,他就哭爹喊娘了。
做不完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許睡覺。做作業的時候,他爸就拿了竹竿子在一邊看著,也不說話,只要看到他思想開了小差,走神了,“啪”就是一竹竿子。
那一個學期,他的脊樑、肩膀上,總是有紅腫的印子。
打他的時候,他爸也心疼。可是,他堅信“棍棒出孝子”的理論。當年他可以從一個普通市民家裡走出來,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就是周大林的爺爺這樣管教出來的。
一個學期之後,周大林改掉了所有的壞毛病,做作業的效率明顯提高,甚至不用放學回來做作業,在學校自習課上,就把作業做完了。回到家裡來,不但有時間玩,還有時間重點練習自己不太有把握的知識,預習第二天講的課程,閱讀課外書籍。如此一來,綜合分析能力,也有了突飛猛進。
到高中的時候,他被他爸逼出來的這些良好習慣,就發揮了作用,並且一直把這些習慣保留到現在,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可以說,是他爸改變了他的一生。要不然,他不會考上重點大學,將來混的,和李勝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甚至不如李勝文。
直到現在,他還在心裡感激他爸,在初中的時候,對他的教導。
如今,這些充當家教的大學生們,大多數面臨的,恐怕就是這個問題。不是老師教的不好,是孩子的主要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
這樣的孩子,你就是請多少家教,上再多的補習班,也不會起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