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論語新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程曉和周曉琳把摺疊飯桌拿過來放開。
周大林開啟那個大泡沫箱子,先把碗盤拿出來,放到餐桌上,然後再往外拿用塑膠飯盒盛著的菜。
“黃燜栗子雞,醋溜肉片,熗菜花,雞蛋木耳,爆炒八爪魚。”周大林這才顧上回答劉璐的問話,跟廚子報菜名一般地說,“四菜一湯,主食是饅頭。”
“今天多了倆菜啊?”劉璐問。
“這不阿姨在這兒嘛,多做兩個。”他就說。
吳英卻感到很吃驚,看著他問:“你自己做飯?”
周大林就再次憨厚的笑笑,回答她說:“我的任務,就是伺候好她們仨,吃好喝好。”
“你們都給別人去飯館訂餐,順便也給自己訂上多省事啊?”吳英問。
劉璐就替周大林說:“我們吃老大做的飯吃慣了,老大的手藝,比飯館做的好吃多啦。”
果然,吃飯的時候,吳英也覺得周大林的菜炒的很不錯,特別是那個黃燜栗子雞,更是風味獨特。不由就跟周大林打聽,他是怎麼做的?
周大林也不隱瞞,把訣竅告訴她。這道菜主要就是靠栗子提味,得把栗子用手掰成幾瓣放到罐子裡,不能用刀切,要不然栗子沾了金屬的味道,就染味兒了。再一個,就是切的口平滑,不利於栗子味的散發。還有,就是要把陶罐放到鍋裡一起煮,在鐵鍋裡單獨煮,容易染上鐵腥味不說,栗子和雞的味道,也不能很好的混合在一起……
他講了一堆,差點就把吳英給聽煩了。
“聽說你是名牌大學畢業,整天研究這些飯食,不是把專業給耽誤了?”她就問周大林。
周大林嘿嘿一笑說:“阿姨,孔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話是有深意的。這做飯也是一門關於管理學的修行啊。”
“哦,說說你的理解。”
吳英就是教中學語文的,論語也不陌生。
周大林也不客氣,直接就開始忽悠。
“我是學機械製造與工藝的,現在不開工廠了,專業也用不上了。自己幹,主要還是要靠管理。不管幹什麼事業,都有這個事業的規矩不是?就像咱們快腿,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麼做?這個就是規矩了,不能錯的。做飯也是這樣,煎炒烹炸,每一樣都有每一樣的規矩。
規矩明白了,就得熟悉每一樣食材的特性了。熟悉了,利用好了,做出來的飯就好吃。要不然,不按照食材的特性來發揮它的特長,做出來肯定難吃。
搞管理也是這樣啊。得了解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發揮每一個人的特長,避免每一個人的缺點,事業才能蒸蒸日上。就比如咱們做的這個快腿。程曉仔細,做事認真,可是性格軟一些,管財會合適。劉璐性格強一些,腦子反應快,管人合適。要是把她們倆給反過來用,那就出亂子了。
這治國和管理企業,說白了就是一回事。所以這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和做飯炒菜,道理說到底,是一樣的。沉下心來,把飯做好,把她們仨給伺候好,也是管理的一個學問,您說是不是?”
吳英就讓他給說笑了。
“我還頭一回聽人家這麼解釋論語呢。”她說。
周大林就嘿嘿地笑。
“這是我個人見解,班門弄斧,讓阿姨見笑。”
劉璐不高興了,板著臉說:“說半天,我們就是你做飯的材料是不是?”
周大林又笑。
“我就是這麼一個比喻,再說這也不是我說的,是孔子說的。”
“孔子才沒這麼說,是你偷換概念,曲解孔子。是不是老媽?”
劉璐暑假有時候會和程曉一起回臨水,在吳英家裡待一段時間,和吳英熟了,也跟著程曉叫媽。
聽劉璐問,吳英想想說:“小周說的,恐怕還真是孔子的原意。”
昨晚一頓飯吃下來,大家不再繃著,說話隨意了,吳英才發現,周大林這個老闆,根本沒什麼架子,四個人處的,跟一家人差不多。
怪不得女兒願意在這裡待著,老闆與員工,沒大沒小,無拘無束啊。
這也是吳英心裡最滿意的,沒有什麼比閨女生活的快快樂樂的,更讓她放心的了。
所以,從昨晚吃飯開始,她也就不再叫周大林周總,而是稱呼他“小周”了。
吳英向著周大林說話,劉璐就不高興了。
“孔子才不會這麼無聊。反正什麼話到你嘴裡,就都不中聽了。老媽你知道他怎麼評價我的嗎?他說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老媽你說,孔子能用這句話形容我這麼一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好姑娘嗎,聽著多噁心啊?”
吳英又笑了說:“這話形容咱們璐璐還真不合適,應該換一句好聽的。”
周大林就順口說一句:“好,聽阿姨的。”接著就冒出來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