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活著的目標與事業無關(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大林不知道,劉璐不想找同宿舍的姐妹,是因為她和程曉兩個人,跟剩下的那六個,相處的並不是很好。
樹秀於林風必摧之。兩個女孩和同宿舍的其他六個女孩相比,過於漂亮了。每天都有男孩子有事沒事地跑來獻殷勤,甚至打熱水都有人跑來,拿了空暖壺去,替她們打好送來。
這還真不能怪她們,她們也不願意這樣。
可她們的優秀,實在是對比的其他女孩很是尷尬。
人家找個自己滿意的男朋友,不敢在宿舍裡守著她們炫耀,更不敢洋洋自得。因為她滿意的那個男孩,連她們瞧不上的都不如啊。
時間久了,她們兩個另類就獨自一幫,其他六個又是一幫。大家表面上還算和氣,背後裡其他女孩就傳她們的壞話,敗壞她們的名聲。
她們那麼急著從宿舍裡搬出來,理由實在是太多了。
劉璐記仇,不肯找同宿舍的姐妹,周大林也沒招。
就在生意逐漸有了起色的時候,那個周琦又不請自來了。
他沒有去店裡,而是直接來家裡找的周大林。
招聘了新員工以後,人手夠了,周大林就不再整天在店裡盯著了,他還得炒股呢,那才是他的主業。
炒股剩下來的時間,也就是偶爾高興了,給店裡那仨人做個飯,中午送過去,晚上就等她們回來吃。
他不做飯,那仨人就給別人訂飯的同時,也給自己訂上。生意越來越忙,她們也沒時間做飯。
周大林給她們送飯的時候,也有專用的送飯工具。
現在,快腿家政送飯屬於行家了,送飯的工具自然是五花八門,甚至連湯菜都難不住他們。
那時代,沒有現在的,這種帶密封扣的塑膠盒子,但周大林見識過。他就去買一堆那種長方的塑膠飯盒來,用塑膠袋把湯菜盛在飯盒裡。這樣,無論路上怎樣顛簸,湯菜也撒不出來。
好多寫字樓裡的員工,都有他們的飯盒。就跟桶裝水一般,第一個桶肯定是收錢的,第二次再來,拿第一個飯盒給他們,換送飯來的飯盒,來回倒著用就行了。
所以,中午周大林做好了飯,就用這些飯盒裝了,然後統一放到一個大泡沫箱子裡,給她們送到店裡面去。這時候,他就會在店裡,和她們一起吃。
店裡其他員工中午下班回家,她們三個就值班,不回來了。
晚上這一頓,就弄的稍晚一些,等七點以後她們關了店門回來,大家再一起開飯,真有點一家人的意思了。
現在,好多街面上的餐館,包括有些大的酒店,都開始主動跟他們合作,每天報自己的菜目單過來,價格上也給他們很大一塊優惠。這樣,他們的利潤也高了不少。僅這一項優惠,專職送飯員工的工資,就差不多夠了。
快腿名氣大了,程曉和劉璐還主動想到了對合作餐館進行選擇,在衛生條件、菜品受歡迎程度,價格上進行資料比對,優勝劣汰,這就有點大超市選擇供貨商的架勢了。碰上餐館有優惠活動,她們還不忘推銷給客戶。
不止飯菜如此,其他客戶經常需要的商品,也是照此辦理。甚至有供貨商主動找過來,在商討繞過商場渠道,直接給他們供貨了。
如此一來,多渠道合作也就逐漸向著互利互惠發展,慢慢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供應鏈。
周大林畢竟來自於二十年以前,知道好多她們不知道的事情,有著更多的經驗。
當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的時候,他最終的意見,也往往會成為大家以後工作的指導思想。
大家討論快腿未來走向的時候,周曉琳就很少參與意見了。她高中畢業以後就進了工廠,見識和學識上,跟兩個女孩就有差距了。
這也是周大林為什麼非要強調,要她們三個人永遠保持工資一致的原因,他得讓程曉和劉璐帶著妹妹。
不是為了程曉,他不會做這個生意,即便這生意再有前途,可以讓他成為什麼爸爸,他也沒有興趣。
他活著想要達到的目標裡,從來就沒有做事業這個詞彙。
如果有一天他能把程曉給忽悠來,他會繼續忽悠著程曉,和她一起離開,去走遍這個世界,直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