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兩個女孩正處在他當年做夢的年紀。這個跑腿代理服務,本來不見得怎樣,放到他嘴裡一忽悠,就變得前途無量,大有可為了。

他也算是無意之中歪打正著,給兩個做夢女孩編織了一個美好的夢,也就難怪她們會迸發出那麼大的熱情來了。

下一步,不用他周大忽悠接著忽悠,她們自己就開始忽悠自己了。

每天出去忙一天,回到家裡,她們就主動和這兄妹倆,熱烈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幹。

就比如說一下子弄來這麼多人,用得了用不了啊?人多了怎麼辦,人不夠又怎麼辦?

這些問題,沒有周大忽悠支招,憑她們自己沒有多少經驗的年青腦袋,估計想不周全。

於是,周大忽悠又有了盡情忽悠的舞臺。

有人總比沒人好吧?不管他來多少人,先登記上再說。姓名、住址、身份證影印件,聯絡方式,一樣別落下。

開業幹起來以後,慢慢用著看唄。

背不住這裡面,有好多是衝著你們倆的面子,過來湊數的。還有些是有跟咱們合作,跑腿掙錢的想法,可是並沒有時間。

這麼七七八八算下來,這些人裡面,將來有一半能留下就不錯。

“可是,就算留下一半,也有一百五十多人呢,咱們有那麼多單讓人家接嗎?”

這個你們就想多了。接單多少,咱們誰都無法預測。但只要有單,只要有在這裡等著接單的,咱們就按著原先計劃好的程式,把單給先來的就完了。

慢慢的,這些人裡,肯定有覺得掙錢少,堅持不住自己走的,但也總會有堅持下來的。最終,咱們的接單量會和留下來的人,形成某種平衡。這叫優勝劣汰,自然選擇法,完全不用咱們去操這個心。

關於讓跑腿的學生在這裡等這個問題,劉璐就又提出異議來。

“讓人家在這裡等一天,接不了幾個單,甚至是一單也接不到。幾次以後,人家就不肯幹了。咱都留了人家的聯絡方式了,為什麼不讓人家在家裡等著?咱們有單了,給人家打電話就是了,省的老耽誤人家的時間。”

周大林就忽悠說,第一,還是優勝劣汰的問題。有走的就有留下的,達到平衡了,留下的自然就能掙到錢了,不怕耽誤時間。

第二,電話費很貴,為了一單一塊錢的服務,去打電話叫人,是不現實的。

一單咱們和他們四六分,咱們才掙四毛錢。為這四毛錢,咱們再花一毛錢的電話費,再刨去其他費用,沒準就得往裡面倒貼錢。

所以,還是要讓大家在這裡等著,有單先給在這裡等的,實在不行再打電話。

聽周大林這麼說,劉璐就又想到一個辦法,能不能像計程車公司收份子錢那樣,採取加盟的方法,咱們只收份子錢,讓客戶直接聯絡幹跑腿服務的學生?

周大林就笑了。

你是真無知。不過這個話他只敢在心裡說,不敢明著說出來。

這個辦法聽著有道理,也容易經營。但真正實行起來,恐怕就不現實了。

他接著忽悠。

首先咱們不是個出名公司,甚至連營業執照都沒有,是先幹起來再說的經營模式。人家憑什麼信任你,給你加盟費呀?

其次,幾乎所有願意跑腿的學生,都沒有手機。因為手機現在還是奢侈品,且費用極高,還不是學生們可以用得起的。你和程曉都沒有手機,我妹妹曉琳也沒有。

這就是說,學生們接單,不在這裡等,也得在宿舍裡,等宿舍走廊上的公用電話,一樣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這裡和學校只隔著一條馬路,還是在這裡等方便一些。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跑腿的學生有手機隨身帶著,咱們把他們的手機號碼直接告訴客戶。那麼,客戶聯絡他們一次之後,下一次人家直接找他們就行了,幹嗎還要透過咱們呀?

劉璐的這個想法,就有些過於超前了。

這個辦法,在將來網路普及以後,他們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專用APP平臺了,就像現在各種外賣APP一樣,就可以實現了。

不過,她能這麼想,說明她是具有商業思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