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中秋(第1/2頁)
章節報錯
“每一個節日,由古至今,傳承到如今,都有了數千年悠久的歷史。”
“中秋節當然也有它的特殊意義了,最大的意義便是,人月兩團圓了。”林毅和唐玥解釋起來。
中秋節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圓的一天, 在這一天,家人團聚,是很有意義的。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於中秋節,還有很多的典故,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嫦娥奔月了。
唐玥點了點頭, 嫦娥奔月他自然是知道的。
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幾千年來廣為流傳, 家喻戶曉。
傳說中, 在遠古時代,天上有10個太陽,把人間弄得民不聊生,就在這時人類中出現了一個大英雄后羿。
他手持射日神弓,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讓人間恢復了正常,於是上天賞賜他一種成仙的藥。
后羿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妻子嫦娥,因為吃了這個藥他就會得道成仙,這樣就不能和嫦娥長相廝守了。
於是后羿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
沒想到,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居然偷吃了仙藥,然後飛昇奔月。
后羿心中思念嫦娥,所以每年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 都會在園子裡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 盼望她能回來團圓。
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 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稱為中秋節。
唐玥聽完之後,感覺三觀盡毀,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呀。
“后羿倒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而嫦娥真的是薄情寡義呀,就這樣后羿還期盼著嫦娥能回來團圓。”
林毅咳嗽了一聲:“還有一個版本,是后羿的手下想要偷仙藥,嫦娥為了保護仙藥不被偷走,於是自己吃了,沒想到吃完之後整個人便飛昇了。”
唐玥更喜歡後面的一個故事版本,這樣才合乎情理。
那是嫦娥自己偷吃的,那真的有一點毀三觀。
不過怎麼說呢,古人和現在的人,價值觀人生觀其實都有很大的區別。
那些從古至今流傳的故事,有很多用現在人的眼光來看,都是很狗血的。
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而已,不必過於深究。
“嫦娥一個人住在月亮上難道不孤單嗎?他應該也很後悔吧。”唐玥感慨說道。
“在某些影視劇裡,嫦娥是挺後悔的。”林毅笑著說道。
這些都是後人根據神話傳說杜撰改編的。
你也可以發揮想象力, 自己暢想嫦娥飛昇到月亮上之後發生的故事。
吳剛砍伐桂樹, 玉兔私下凡間……
其實關於中秋節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更為靠譜一些,那便是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
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
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
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
古代帝王祭月,這其實跟廣大勞苦農民,沒有太大的關係。
但在底層,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祭祀。
其中祭祀土地神便是一種。
古代有很多節日都是源於祭祀,祭祀是古代農耕社會的一種重要文化形式。
因為農民耕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天吃飯,所以他們都會進行各種各樣的祭祀,祈求風調雨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