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臨危受命(三)(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主任解釋說:“這臺老裝置是五十年代進口的,好多年閒在那裡,直到兩年前國內開始流行鋁門窗了才開始工作,所需備件、工裝以及磨具全是我們公司自己生產的,三天兩頭出問題。”
車宏軒問:“產量怎麼樣?”
李主任一咧嘴笑了說:“使大勁一年六百多噸,靠這臺老掉牙的裝置鋁窗公司要想大發展門都沒有。去年我和總公司領導去過西歐和東洋,西歐的擠壓線是世界一流的,東洋的氧化線是世界一流的,我們要是把這兩條線引進來結合到一起,沒得說全國第一,在世界上也不落後。至於產量,可以達到四千噸以上。關鍵問題是我們這臺老裝置只有八百噸,只能擠出一百斷面以下的產品,做門窗還將就,做幕牆就不行了。幕牆需要120、150和180的斷面,這次進口的是三千噸的擠壓機,可以生產二百斷面以內的產品,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重要的是如果大斷面的鋁型材有了,我們這臺老裝置幹小斷面的效率也就會提高。”
車宏軒聽明白了,又問:“我們在特區也要搞一套生產線,你知道嗎?”
“我知道這件事。”李主任說,“原來鋁窗公司的一把手一直在那裡抓這件事,估計今年也可以投產。現在領導在特區,我們這邊沒人管了,這不才請梁經理、吳領導和你過來主持大計嗎?”
“你到這個公司來了?”古明遠歪下腦袋看著車宏軒問。
車宏軒點點頭答道:“是,明天就來報到了。”
古明遠感覺這麼大公司副經理,官位肯定不低,很敏感地問:“最少是處級吧?”
車宏軒不以為然地笑了說:“一個企業幹部,級別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企業搞起來。”
李主任說:“把企業搞起來並不容易,據說我們有兩年前的工程合同到現在還沒幹完,原因就是沒有鋁型材。據說現在有上百位使用者跑到公司來,拿著支票,籤合同就給錢,可沒人敢籤,因為沒米下鍋。梁經理也好、吳領導也好,人都是好人,也都是部隊老幹部,聽到衝鋒號帶著部隊往前衝肯定沒問題,可對於搞市場經濟,說句不客氣話都是門外漢!”
車宏軒感覺這話有點刺耳,一位基層幹部不應該這樣評論上級,便馬上制止說:“你不要背後亂講,這很不好,違背組織原則。”
李主任滿不在乎地說:“什麼亂說,實際情況不就是這樣嗎?梁經理和吳領導就在樓上,剛剛和我談完,我當面就這樣跟他們講的。讓他們解放思想,放開手腳,選能任賢,無論如何把企業搞起來,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會兒正他們兩人正在聽常務副經理陳文的彙報呢,估計陳經理和我一個意見,必須放開膽子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車宏軒感到很驚訝,問:“他們在樓上?”
李主任滿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麼奇怪的?這些老幹部都是這樣,不缺少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剛才當面就跟他們說,搞市場經濟要有勇氣,要敢於打破舊框框。就拿我們車間來說吧,敢不敢讓我搞計件?要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我沒客氣地說,你們老哥倆這老腦筋必須改一改,要是不能跟上商品經濟形勢,非打敗仗不可!話又說回來,梁經理和吳領導都是我老領導,說多說少他們都不會生氣,否則我也不敢放肆。我倒是覺得,這次公司領導能把你派過來是非常英明之舉,鋁窗公司能不能跨過這道坎關鍵在你。市場經濟,要用經濟手段來管理,不能扯大旗當虎皮,靠舉拳頭喊口號那一套玩不轉!就目前形勢來看,我們不僅要把裝置引進來,還要立即安排進口一大批鋁型材,滿足工程急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你想想看,現在上專案的主要是政府機關、公檢法、稅務部門和銀行部門,這些都是衙門口,哪個你得罪得起?要是把名聲搞壞了再想挽救回來難上加難,到時候也就不再是賣方市場了,黃瓜菜都涼了!”
車宏軒頻頻點頭,他覺得這是給他上的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前邊的路曲折而且充滿荊棘,當然更充滿希望,他喜歡這種挑戰,他願意在這種挑戰中拼搏。
古明遠只能耐著性子等待這位精神病沒頭沒腦的嘮叨。
這時候看大門的被叫來了,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小老頭,他應該知道沒什麼好果子吃,便膽戰心驚地走到李主任面前。
李主任不用分說,上去就是一腚跟腳,罵道:“你他媽是聽力障礙者耳朵——擺設!”
老人家早有防備,靈巧地躲過,爭辯說:“就上廁所那麼一會,他們就溜進來了。”
“過來,媽的!”李主任瞪起眼睛,用右手的食指指著腳下喝道,“給我老老實實站在這裡!”
老人慢吞吞過來,在指定的位置站好。
李主任又是一腳,老人一轉身正好踢到後邊。
李主任罵道:“你還能不能管點事?”
看來老人是蒙了,坦白地說:“你剛進去他們倆就跟進來了,我還以為是你請來的客人”
“你鼻子底下的嘴就只能出氣啊?再有一次我就給你下崗,滾!”
待老人走遠了,車宏軒問:“你怎麼這樣對待工人?”
李主任怒氣未消地說:“你別看他老實的像個貓似的,前些年搞運動的時候是赫赫有名的頭頭,你問問那些挨鬥的老幹部哪個不被他打過?要不是我,他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要是可憐這些人,工作就不用幹了!”
這時候走來一位女工,小心翼翼地站在李主任面前,擔驚受怕地說:“李主任,我家裡有事,想早點下班。”
李主任皺起眉頭,凶神惡煞般地問:“我怎麼不認識你?”
“我也是j品線上剛調過來的。”
“說清楚,什麼事?”
“我媽過六十大壽,我想請會兒假!”
李主任毫不客氣地說:“不準!過六十大壽重要還是工作重要?進了這個廠房就要遵守這裡的規矩。你想想,進口生產線投入生產後,我們車間要有上千人工作,這些人都是年輕人,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有姥姥姥爺,要是都請起假來那還能工作嗎?就是讓你來管理這個車間,你能這麼管嗎?車間管不好,大家都得回去喝西北風!”
女工實在氣不過了反駁說:“知道了,不行就不行唄說那麼多有什麼用?我們現在呆在這裡也沒事幹,所以才想請假。”
李主任變得耐心起來,說:“我得跟你講清楚,沒事幹也不能回家,沒規矩不成方圓。你記住,你要是發現我因為這些破爛事給什麼人假,你可以當面指鼻子罵我,我決不說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