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十章

心機與努力

車宏軒和王胖到家的時候不過下午三點多鐘,王胖帶著錢拎著帶魚回家報喜去了。

車宏軒一路上就盤算回家了怎麼辦,繼續瞞著媽媽看來已經不太可能,也會對未來想辦的事不利。一旦被動地被媽媽知道肯定會惹她生氣,對自己的長期打算有影響。唯一的出路是坦白交代,爭取媽媽的理解。他自豪地認為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對家裡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既然決定跟媽媽說實話,那就牽涉到錢。他琢磨一下,決定先給媽媽拿出三十元,其餘的留作本錢。

回到家裡,他把破腳踏車放在窗前,把鹹魚放在外屋的菜板上,進屋把三十元錢放在炕沿上。

車老三聞到了魚味,驚喜地問:“哥你買魚了?”

“是,鹹帶魚。”

“哦,這味真香,肯定老好吃了!”

車宏軒笑了說:“你千萬不能多吃,否則就變成蝙蝠了。”

車老三一咧嘴不解地問:“哥你那是啥意思啊?”

“蝙蝠是老鼠偷吃鹽變成的。”

“這麼說我要是多吃點也可以長出翅膀了,那可不是壞事,可以飛了?”

車宏軒笑了說:“還是少吃點,別把嗓子吃壞了。這是油炸糕,每人兩塊,你不要多吃多佔。”

“放心吧哥哥,我兩塊就夠了。”

媽媽走進來,既看到了鹹魚也聞到了油炸糕的香味,又見車宏軒紅頭脹臉的,知道他出遠門了。又見到炕上放著一摞錢,拿起來翻翻又放下了,嚴厲地看著車宏軒問:“你怎麼回事?兩三天不回家,又買魚又買車,還拿回來這麼多錢,出去當土匪了?痛痛快快給我講清楚!”

車宏軒雖然並不怕媽媽,可他也不想惹媽媽生氣,況且自己也沒有淘氣,便胸有成竹地說:“不是媽媽,我在集上買了稻糠進城去賣,每斤可以掙一角二分錢。去了兩次,扣掉花費還能掙三十多。我上交三十元,剩下的留作本錢。”

媽媽感到震驚,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皺起眉問:“你說什麼,你進城去賣稻糠?你飛去的?”

“我是坐五隊大車去的,姐姐幫我聯絡的。”

小小年紀竟然知道賺錢了,媽媽是又氣又覺得自己應該重新認識孩子了。

顯然,媽媽沒有動怒,繼續問:“你這膽子也太大了,怎麼回事從頭給我說清楚!”

“跟古明遠他們進城的時候,我無意中發現城裡的稻糠很貴,比我們這裡貴了三倍。我這才明白,古明遠姨家為什麼要帶稻糠過去。我認定,如果把家裡這邊市場上的稻糠運到城裡去,一定會掙到錢。姐姐搞大串聯回來幫我聯絡了給酒廠趕車的高叔叔,我便買了稻糠跟高叔叔的大車進城去賣稻糠。非常簡單,買稻糠省勁,賣稻糠更容易,真是好生意。媽媽沒事,沒有任何危險,那位高叔叔人可好了,把送我到市場,晚上還來接我回家,你什麼都不用擔心。”

“書就不念了?”媽媽是又氣又高興。

“現在是稻糠最缺的時候,舊的稻子沒了,新的稻子還沒收割,再過一個多月新稻糠下來就不行了,那時候我再抓緊學習。”

“不行,你這是不務正業,還是要以上學為主!”

車宏軒冷笑一下說:“現在是寧要草不要苗的時候,學不學有什麼用?”

媽媽撂下臉批評說:“你說的不完全對,現在到處都在割尾巴,你乾的這個不符合社會潮流。再說這也不是立命的根本,做小買賣不可能有太大出息。你要有雄心大志,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幹大事的人。”

“該學的我一定能學好。”

“你沒聽王家姥姥講嘛,古時候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今中外博覽全書,那才是棟樑之材。我們家雖然出不了那樣頂天立地的人物,可從小總得去努力。貪得一時小便宜會誤了終身大事,決不能這樣做。”

“媽媽學校課本那點東西我不費勁就能學得滾瓜爛熟。關鍵是現在學校不正經上課,想學也得自己在家學。我做小買賣不可能去,有得是時間學習,我抓緊就是了。你放心好了,即便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一定會有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