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山夜話(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車宏軒不高興了指責道:“行了,你還沒完了?”
兩人便不再言語。
延著蜿蜒小路,踏著一塵不染的白雪,披著燦爛陽光,三人興沖沖上山,沒多遠便就冒出汗來。
小路跟隨小河彎彎曲曲申向遠方高山,河水在冰下歡快的流淌,不時的發出“汩汩”的聲響。過多的桃花水結成一堆堆漾冰。看到這樣多的流水,山裡人都知道這裡的山面積很大,溝很深遠。頭頂上的大山,陽坡整個冬天雪都在悄悄融化,偶爾會露出地面。背坡確沒有任何反應,嚴寒歷歷在目,滿枝披銀掛蠟。由於遠離村鎮,這裡沒有遭到亂砍盜伐,林相很好。近處的開闊地去年種的是玉米,茬子露出雪面,小路兩邊到處長滿齊腰高的蒿草,看來這裡土質很肥沃。
汪大哥看到漾冰已經把小路覆蓋,衝著老周說:“幸虧沒聽你的話,否則今天就完蛋了,三輪車非扔在這裡不可!”
老周看看眼前狀況,心悅誠服地說:“看來還是今年雪大。”
遠遠的已經聽到狗叫聲,山溝裡開闊朝陽處的地方有幾處羊圈,裡邊都有好幾十只羊,見了人一起“嚒嚒”仰起頭亂叫,瞪著兩眼看,以為是來給他們餵食的。
再走一段,前邊有人迎來,年齡比老周還大。老周認識那人,管他叫老高大哥,上前去招呼。
老周介紹車宏軒,又介紹汪大哥,然後遞上禮物,說明來意。
老高大哥憨厚地笑了說:“我父親快九十了,身體很好,耳不聾眼不花,每天晚上還要來二兩。以前在酒廠當過夥計,那時候他才十幾歲。走吧,你們先進屋暖和暖和,我去叫他。”
幾人跟著老高大哥走進屋裡,把東西交給一箇中年婦女。
老高大哥介紹說是他的兒媳婦。
房間裡很乾淨,安裝著平常人家應有的電器。
車宏軒知道一定是自己發的電。
老高大哥高興的介紹家裡情況,看來他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還特意告訴車宏軒,孫子已經上大學了,還有一個孫女在縣高中唸書,家裡每年有個十幾萬二十萬的收入,每年包山錢要兩三萬,不是問題。
放下東西,車宏軒覺得山裡很美,好奇的跟著那人走向山裡。眼前又出現幾個羊圈,看來山裡養了很多羊,規模很大,估計這些羊會值幾十萬。
在一個朝陽山坡下,一片綠茸茸的紅松林邊上有一片寬闊的平地,堆著餵羊用的玉米杆,那條小河在腳下伸展。一位個子不高,精神矍鑠,鶴髮童顏的老者正在幹活,看到來人放下手裡的活迎過來。
車宏軒想:“這裡有如仙境,老者就像活神仙。”
幾人按照鄉里的習慣給老者行禮。
老者高興的讓幾人在一棵松樹下坐下,那裡有幾根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松木。
聽明來意,老者笑了,給他們講了一段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故事。聽到老者聲音洪亮,又見滿山潔白,綠松披滿陽光,遠處半山腰幾隻喜鵲飛上飛下,近處山谷裡一群寒鴉歡快的飛起,“呀呀啊啊”亂叫,車宏軒不禁心情舒暢。
“說來話長,”老者拿出旱菸袋,叼起一個玉嘴竹杆的銅煙鍋,一邊香甜地抽著,一邊講起酒廠的事,“酒廠建在佛國前清,那時候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當年努爾哈赤西出青山城,聽說了這股山泉,特意來品嚐過,無意間說這水難得,要是燒成酒一定會好喝。後來滿清當政,康熙年間在這裡開始燒酒,專供皇家飲用,叫滿鄉春。規模不大,產量不高,但酒非常好喝。一般做酒用稻殼發酵,這個酒廠用的是柞樹葉和山榆樹葉,酒出來又青又綠,掛碗,喝著有淡淡的苦味。日偽時期日本人每天來要酒,不給錢,還對老闆女兒動手動腳,老闆實在幹不下去了。有一天日本人來了,老闆準備幾個菜,酒裡下上蒙汗藥,把三個日本人都殺了,一把火燒了酒廠。老闆跑到懷仁,我跑到這裡。你們說那裡有地窖,就是原來的酒廠,有一百二十個酒窖埋在土裡,還有酒缸和磨盤什麼的,沒有別的。五八年的時候酒缸大多都被挖走了,又把地方平好種上苞米,就是這樣。”
大家聽得入神,老者講完還都沉浸在故事裡。
車宏軒想了想問:“做酒的配方您還記得嗎?”
老者點點頭說:“這裡是山區,主要產苞米,所以酒廠主要材料是玉米,加上當地產的小米,還有綠豆、豌豆,按一定配方發酵。”
車宏軒又問:“你說柞樹葉和榆樹葉是怎麼回事?”
老者笑了,見車宏軒問得那麼信心,看著他說:“我聽說過你,都說我們這裡來了大老闆,給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以後大家也有個指望。小夥子,古人說得好,軍無常勢,水無常形,人生哪能沒幾道坎?只要不灰心洩氣世間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
聽到老者叫他小夥子,車宏軒心裡似乎很好受,感激地點點頭。
老者繼續說:“柞樹葉和榆樹葉不難,繞過泉山往東走,第一條溝叫榆樹溝,第二條溝叫柞樹溝。第一條溝裡山上多為榆樹,第二條溝裡山上多為柞樹,兩條溝現在都是國有林場的,每年開春後,樹葉取之不完用之不盡,採摘回來洗好裝在缸裡備用。當地還有一種香草,叫做把蒿,現在山裡人家每年還用它醃鹹菜,荒山野嶺哪都有,可哪裡也不多。把這種草加在拌好的糧食裡,加上樹葉入窖發酵,十幾天後就可以出酒了。把酒在老虎洞裡窖上一年,開啟瓶蓋滿屋飄香,進到口裡就像化了,三杯五杯下去人就飄飄然如夢如幻。再多喝也不會傷身子,到一定程度你就喝不下去了,那才是人間極品。不過現在看來不行,耗時費力,產量不高。現在勾兌的酒兩塊錢一袋,誰還燒那個?也就是過去皇家才能燒得起。”
幾人聽得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