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塑輝煌(三)

第二天車宏軒和老史都早早起床,一起去吃了早餐,老史去招呼設計員去工地,車宏軒開車去山裡養殖場。

車宏軒到山上的時候才九點多鐘,朝陽升起,淡霧環繞,滿山嫩綠之中點綴著白似雪團的梨花、紅似血染的金達萊。他把買的菜交給老周老婆,見厂部沒有他人,知道都在山裡,便放開兩條狗,帶著它們去河邊看林蛙孵化情況。

房山下的池塘裡,河水微紅,滿是幼蛙,一團一團的圍在一起,河邊上鋪上稻草,留作幼蛙變態上岸棲息所用。臨時孵化池已經不見了,估計是密度太大沒辦法飼養,全部放到河塘裡去。

車宏軒知道這是好長時間沒下雨的關係,山裡旱了,水流小了,加上林蛙幼仔太多,致使河水變紅。

他順著河道往裡走,驚訝地看到有不少產仔母林蛙死去,或漂浮於水面,或靜靜地躺在河底,滿身都圍著黑壓壓的幼崽啃食,場景慘烈,目不忍睹。瘋狂的烏鴉凌空紮下,叼起死去的林蛙飛走。那些還來不及放嘴的幼娃,從半空裡陸續散落下來,摔得粉身碎骨。儘管山裡不時地傳來炮仗聲,烏鴉和這些鳥兒會躲避風險,找到安全處繼續吞食林蛙幼苗。

春天裡,山裡並沒有太多的食物,這滿池的林娃仔,成了很多動物得以延續生命的食物。

進山的第一道溝,不知道哪個年代有個小廟,就叫廟溝。這廟溝的兩山很高而且陡峭,溝成V字形,溝門兩側就是懸崖,深處什麼時候看上去都朦朦朧朧的,非常幽深,究竟有多深車宏軒並不知道,因為過於陰森他沒曾進去過。據說這裡有大貨(蛇),十幾米長碗口粗,這是車宏軒沒進去的另一個原因。

廟溝底下修了很大的一個蛤蟆塘,當車宏軒此時走到這裡的時候,廟溝淌出溪水的地方撲稜稜有個野鴨在掙扎,估計是時間長了的關係沒了叫聲。還有幾隻野鴨驚恐地圍在身邊不肯離去。

車宏軒一眼就看明白了,這是工人下的夾子。他順著工人踩踏過的腳印走過去。圍著的幾隻野鴨飛起來,在空中盤旋,不肯離去,一共三對六隻,還有一隻呆在水裡看著被夾住的那隻,不肯飛起,看來要以死相陪。這讓車宏軒感到不可思議,他立即開啟夾子,放開野鴨。它勉強飛起,沒多遠就掉在萬木從中。另一隻盤旋很久,後來跟在那六隻後邊飛去了。這兩對後邊跟著一隻孤鶩的隊形保持了很久,每天太陽還沒出來就飛來,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飛去。每當車宏軒看到這個情景心裡都深有感觸,可憐那隻孤單的野鴨。

目送野鴨離開,車宏軒心情沉重的繼續往裡走,沒多遠就見汪大哥帶著人挑著水桶,撈起幼蛙往山裡送。

汪大哥見車宏軒來了,放下手裡活,擦擦滿頭汗,笑呵呵介紹說:“山裡人祖祖輩輩住在這裡,從來沒見過這麼多蛤蟆崽子。這兩天不少已經變態長出小腿,爬到岸邊。”

車宏軒心裡有兩件事不高興,一是水汙染死了好多母豹,二是下夾子打死野鴨。本想收拾汪大哥一通,怎奈工人們都在場,必須給他留點面子,否則以後更不好工作了。

車宏軒沒理會汪大哥的買好,平靜一下心情問:“怎麼死了那麼多母豹?”

汪大哥再傻也看出車宏軒不高興了,收起笑容眨眨眼解釋說:“我也鬧不清楚,可能是因為甩籽後休眠的時候氧氣不夠。原因是幼娃太多了,加上今年春旱嚴重,已經一個多月沒像樣下場雨了,河溝裡的水流明顯變小。山上已經有不少不抗旱的樹木枯死了,再這樣旱下去農業和林業都成災了。這是天災,誰都沒辦法。”

車宏軒溫和地說:“情況這麼嚴重,你應該早點給我打電話。”

汪大哥不高興地說:“給你打電話有什麼用?我一天帶著工人忙到晚,完了還得來回遛溝,否則都給你偷走。維持這滿溝裡的蛤蟆崽子天天都像救火似的,飯都吃不上,忙到三更半夜的精疲力盡,眼睛都睜不開,還哪有那個精神頭?我這一輩子還沒這麼累過,反倒是大伯子背兄弟媳婦,挨累不討好!你來了不慰勞我們也就罷了,還挑刺,這活我真是沒辦法幹了!”

有工人說:“說別的是假的,這些天把汪廠長累壞了!”

車宏軒皺起眉頭問:“旱情這麼嚴重,不採取措施能保證幼娃存活嗎?”

汪大哥不服氣地說:“這荒山野嶺的,能有什麼辦法?難不成搭個廟請個大仙求雨?”

車宏軒壓壓心中的怒火問:“為什麼不考慮打井抽水?”

汪大哥冷笑一下說:“這裡既沒有電也沒有水源,你這不是開玩笑嗎?”

有工人說:“老虎洞溝口那兒不是有個磨盤嗎?那房場原來是老王家的,曾經開過豆腐坊,房場底下有口老井,早年漲大水被埋了,說不定能挖出水來。”

汪大哥不客氣地說:“你別擱那呼哧哧,沒個十天半個月的能把井摳出來?即便摳出來能不能有水還是另外一回事,有水了沒有電你用人往外提?”

又有工人說:“有種水泵是用三輪車十馬力柴油發動機帶的,一小時可以抽出三十立方水。這種水泵可不便宜,需要三千多。”

車宏軒問:“你知不知道到縣城僱一臺剷車一天要多少錢?”

那位工人回答道:“不用去縣城,附近有鐵礦,找郎書記說句話,給個油錢就行。我認為不用使用王家溝的老井,那裡的水不是主河道,應該在大石湖溝和小石湖溝主要河道上挖兩個大坑做水源,一臺水泵兩邊輪流抽,肯定行。”

車宏軒覺得有道理,點點頭告訴汪大哥:“你立即安排人下山找郎書記,不管多少錢今天下午一定要把車給我開進來。”

汪大哥扔下扁擔和水桶,找到一位和村長關係好的工人說:“立即騎摩托車下山去,把事情辦好。”

那位工人答應一聲一路小跑走了。

車宏軒又指示說:“安排一位有三輪車的工人,去縣城把水泵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