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塑輝煌(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二百一十四章
起步新徵程(一)
面對即將來臨的大範圍施工,艱難的現狀令車宏軒不無擔心。這方面他有豐富的經驗,他知道需要什麼、缺少什麼,應該怎樣做。他清楚打贏這場仗的必要條件是未雨綢繆,把一切應該準備的做到位。
旅遊期間,儘管謝蕊芬和嬌嬌認為他很高興,陶醉於山水之間,鍾情於綿綿之情,但她們沒有看出他每天在思考什麼。不僅僅是旅遊期間,就是在以前,在工程沒有落筆之前,他就對此有所考慮,只是工程沒簽訂他不敢動作。做得太早一旦工程落空,會擺上空架子,所產生的費用是他負擔不起的。
他所擔心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公司受關閉的影響,管理人員嚴重缺少,職工隊伍散失。
第一、沒了設計人員,自然技術上得不到保證。原來兩位老設計員,不僅反覆核對設計尺寸,還負責對樣件的檢查和對加工過程的質量監管。所以這麼多年,公司裡沒有出現大批廢品。這個很重要,業內人都清楚,不管是原來自己就職的國有企業還是永豐鋁業,都有過血的教訓。他記得,原來的單位簽了一個教委工程,遲遲幹不下去,致使教委領導來了,管銷售和生產的領導都不敢見人家,人家這個樓門進來,他們另一個樓門跑了。有幾次都是車宏軒接待的,教委領導哪裡還有好話?開口就罵:“你們他媽什麼企業?飛機都搞上天了,工程幹不上去!”後來車宏軒才知道,那時候這個行業剛剛起步,公司哭著喊著從國外進點幕牆材料,誰知道設計員尺寸錯了,料到現場裝不上。好歹公司給擠了型材才算安裝完成,都以為大功告成,可沒想到那是個拐角樓,設計員也沒去現場,只設計了一半。教委領導找到大公司,問大公司領導:“我那半拉樓給扔下不幹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工程款還有一百多萬,教委說死不給了。想想這些歷歷在目的往事,車宏軒不可能不擔心。
第二、由於劉斌外逃,於洋離開,現場管理和銷售這兩攤業務已經癱瘓。尤其是劉斌,對現場業務非常熟悉,尤其對尺寸更是十分重視,甚至就連設計圖紙都拿到現場反覆核對,然後他簽字才能動刀加工,這完全保證了施工不出大面積失誤。於洋離開,再沒人接觸市場,企業就沒了後勁,斷絕了資訊來源。除了古城市和哈爾濱工程,手頭沒有別的資訊,這對於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不可思議的。
第三、現在所謂的企業,只不過是車宏軒帶著老史和謝廠長,再加上兩個會計外加一個打更的,沒別人了,這顯然很不夠,無法滿足需要。基於以上原因,車宏軒決定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不打無準備之仗。除了原來的老職工,還要招聘新工人,現在到了非辦不可的地步。工人好辦,把任務交給謝廠長,把廣告貼出去就可以了。因為在向遠方公司範圍內,有大批熟練工人可以作為選擇物件,不愁沒人用。養起來也好辦,一旦沒活可以找點外委加工活,比較容易。可管理人員不行,這一帶管理人員多來自大公司,大家都認識,一旦招進來就不好處理了,搞臭了以後類似的事沒法辦。
“五一”休息期間,謝廠長按照車宏軒的安排,已經啟動了這方面工作,在體育場外面貼出招聘廣告,還去老同志堆裡找人。五月八號一上班,車宏軒就和謝廠長研究這件事。
車宏軒問:“關於人員配備的事,有什麼進展嗎?”
謝廠長摘下老花鏡,看著車宏軒認真地道:“這些事得從根上說起。第一、大範圍加工開始後,裡裡外外就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車間裡離不開,根本沒有時間去跑材料。”
車宏軒點點頭問:“這個我也考慮到過,要增加生產管理人員或是供應人員,一個不夠就增加兩個,關鍵是有沒有合適人選。”
謝廠長說:“我有一個管生產計劃的同志剛剛退休在家,身體健康,對生產管理非常很內行,責任心也特別強。當然也是個老社會遊子,搞運動的時候是頭目,可不可以把他請過來幹一年?”
車宏軒笑了說:“不要說幹一年,請過來就是了,把條件和待遇談好,先明後不爭。”
“先說一年為妥,以後活多了繼續用自然沒麻煩。”
車宏軒問:“你不怕他有臨時思想嗎?”
“這些老同志素質都很高,就是幹一個月也會全心全意。”
車宏軒點點頭說:“讓他來輔助你管理生產,談好了儘快上班。”
謝廠長高興地點點頭說:“好,我儘快落實。還有一位老同志是去年春節前退休的,身體健康,人特別正直,對供應業務非常熟,我想讓他過來跑材料。”
車宏軒點點頭說:“可以,他們兩人要同等待遇,這一點一定要把握好。”
謝廠長笑了說:“這個自然。還要找個保管員,把庫房和成品、半成品都管起來,避免像現在這樣,用什麼都找不到,庫房亂成一鍋粥。這幾個人配齊了,加工這一塊我就能保證忙而不亂。”
“同意這三個人儘快到崗到位。”
謝廠長看看小本本說:“第二件事,幾個月加工三萬平米,顯然廠房面積不夠。沒有請示你,我私下和體育場(人)談了一下,後邊那間平房原來是游泳場更衣室,一直閒著沒用,離我們廠房後邊有“十四五”米,正好是個小院,長些杏樹什麼的。我想租過來,把這院子利用兩邊的房子,搭個棚子用幾年。木頭我準備了,玻璃絲瓦才五六元一平米,算算連工資也就兩萬來塊。租金體委讓我們看著給,我談到一萬,你要是沒意見明天工人上來就開始幹活,搭好棚子,安排好加工生產線。”
車宏軒點點頭說:“立即安排施工。體委的租金告訴他們年底給。”
謝廠長接著說:“第三件事,要增加裝置。我去舊裝置市場看了幾次,要增加一臺擠角機和兩臺雙頭鋸,需要六萬。裝置我都看好了,八成新,用完了賣廢鐵也能賣到一萬。”
“新來的兩員大將上班後你們一起去跑,把路子交給他們,讓他們接著辦,你留出必要的精力組織職工隊伍培訓。六萬元沒問題,隨時可以使用。”
謝廠長高興地點點頭說:“這樣裡裡外外需要八萬塊錢,我儘量省著花。”
車宏軒說:“要在不影響工作的條件下才考慮節約。考慮沒考慮質量管理問題?既不能幹不好更不能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