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應了一聲,隨後胡大龍便抓著登山繩順著洞口的位置開始慢慢的滑了下去。

等到胡大龍下到了墓穴下面之後,我也開始抓著登山繩順著洞口便慢慢的滑了下去。

身體剛一進入到墓穴下方的時候,便感覺下方有些潮溼,還有一些溼冷。

想來也是,畢竟這個墓穴所在的位置靠近河水,這下方有這種潮溼陰冷的感覺也就不稀奇了。

我手握登山繩,隨後便順著登山繩開始慢慢的滑了下來,而下方的胡大龍則是抓著登山繩固定住了繩子,不讓繩子在空中來回的晃動。

等我落在地面的時候,我就對著上方的眾人說將東西拿下來,然後你們就下來吧。

我這麼一喊之下,墓穴當中便傳來一陣陣的迴音,上方的眾人也是聽得清清楚楚。

旋即,胡大龍便站在洞口的位置等待著上方的種,兩人這時也是開始在墓穴當中左右環顧了起來。

兩人這時不是站在墓穴正中央的位置,我們身後是一座規格很大的石門。

石門是雙開的大型石門,整幅石門呈現一種灰白色,看起來應該是漢白玉。

一扇石門的寬度大概在一米半的樣子,兩扇石門加起來差不多三米多。

整扇石門的高度差不多在兩米多一些,正好可供行走,倒是比較常見。

在石門之上兩側都有一處凸起,我轉身走進一看,石門上方雕刻著兩個石質的門把手。

有道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石門上方雕刻的門把手其實就是龍的第九個兒子,名為鋪首。

鋪首,身為龍的第九個兒子,傳聞鋪首的警覺性高,善於嚴把門戶,所以一般都會將鋪首作為門上的門把手,也叫做鋪首銜環。

一般在古代一些城門上或者是,一些門戶當中都會用到這鋪首作為門環。

這門環雕刻的極為精緻,栩栩如生,看上去極為靈動。

在石門兩側都是厚實的石質的牆壁,這牆壁的厚度差不多得有三十厘米的厚度。

其上全都是一塊塊大型的長方形石頭搭建而成,與上方的穹頂用的都是同樣的石塊。

但胡大龍我們兩人從盜洞的位置看的時候,這石塊倒是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身在墓穴當中之後,只見這每一塊的石塊之上都有很明顯的紋路。

這石塊上方的紋路是近乎於一種螺旋狀,在螺旋紋路中心的位置還雕刻著一個圓形的球狀物體,這中央的球狀物體應該是代表了天空當中的月亮。

像是這種墓室的石塊應該都是當初明朝時期,一些極為有勢力的人物才會用得到的石塊。

這種石塊在當時被稱為旋紋抱月,全名叫做旋紋抱月石。

這旋紋抱月石在明朝時期出來的極為短暫,只有三到五年之間。

其中不僅僅有著旋紋抱月石,還有旋紋抱日石。

如果說旋紋抱月石是給陰宅墓穴專用的話,那當時的旋紋抱日石就是給一些陽宅專用的。

但當時因為一些特殊的情況,生產這兩種石塊的廠家出了紕漏,給當時一位朝廷的二品大員送錯了石頭。

將給陽宅的旋紋抱日石給送成了給陰宅用的旋紋抱月石,結果就是導致了製造這兩種石塊的廠家倒閉了,從那個時候這石塊就已經是斷了。

那若是按照這墓室的旋紋抱月石來看的話,這座墓穴應該是當時明朝時期建造而成,也就是一座明朝的大墓。

在確定這時明朝時期建造的一座大墓之後,我便轉身朝著身後的位置看了過去。

這一看之下,我不由得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此時我所在的位置應該不是什麼其中的墓室的主室,但也的確是墓穴的正中心,但是此處卻沒有任何的棺槨。

在石門前方的位置是一條長長的石道,這種石道也被稱之為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