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原身平常一餐的食量。

放入土灶鍋中之後,他想想又添了半勺。

然後再加入三勺甘冽的山泉水。

生火起灶。

隨著鍋中沸開,白色的汽霧在小小的廚房裡縈繞。

彌散著谷飯特有的香氣。

坐在灶臺前的汪塵深吸一口長氣。

感覺肚子更餓了!

好不容易煮好了靈谷,他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將熱氣騰騰的谷飯舀上滿滿大碗。

開吃!

雖然此時已經飢不可耐。

但汪塵仍舊按照原主的習慣,一口谷飯在嘴裡左右分別嚼二十七下。

將硬梆梆的穀殼細細嚼碎,讓口中津液跟飯糜充分混合。

再吞嚥下肚。

這是傳自上古的嚼食法,有利於消化食材裡蘊含的靈氣跟養分。

另外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穀殼刺嗓子。

食谷帶殼,並非汪塵懶到不願去舂米。

而是靈食難得。

半點都不能浪費!

雲陽派劃撥給他的十畝下品靈田,種植的是白玉稻。

白玉稻一年兩熟,總畝產在六百斤左右。

風調雨順沒有意外的情況下,他每年能收穫六千斤靈谷。

但汪塵同時需要向門派上繳四千五百斤靈谷。

定額的四千五百斤。

也就是說不管汪塵種田的水平如何,反正每年都必須給雲陽派這麼多靈谷。

完不成就滾蛋。

別看靈植夫乾的是辛苦勞累活。

可山門之外不知道多少散修想要這份“美差”呢!

當然,如果汪塵收穫的靈谷超過六千斤,那多出的部分也都是他的。

但這幾乎不可能。

因為分配給他的靈田,位於雲陽靈地最外圍邊緣,靈氣薄弱土質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