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太監已經緩緩展開聖旨,開始宣讀:

“遼東大捷,鎮遼侯李元功勳卓著,深得朕心,原三年平遼,五年恢復之語殿閣猶然,幸而得天之護佑,祖宗之靈,群臣策勵,人心歸我,僅數月之期,建奴旋潰,遠遁草原,遼東重歸我手,朝堂重現三百年前成祖之榮光......念及於此,朕心所愧,特賞鎮遼侯李元四爪黑蟒大袍一件,以示朕心!”

聽著聖旨中毫無新意的贊曜和車軲轆話,葉向高的眉頭緩緩皺起。

皇帝這是要幹什麼?

這封聖旨沒有得到內閣的票擬,葉向高是知道的,至於賞賜什麼東西,不要太過分,他內閣也認了,但關鍵是內容......

不對勁!

啪嗒!

葉向高袖袍中的手指收緊。

昨天晚上內閣是葉向高值夜,也就是說,這聖旨是今天早朝才擬就得。

皇帝在表明自己的態度!

“可是東林黨已經不可能收手了!”葉向高放鬆手指,從新捏起笏板,臉色全是昂揚的戰意!韆釺哾

魏忠賢等權閹必須倒!

李元等邊疆節度一般的封臣也必須削!

這是內閣的臉面,也是葉向高的職責,更是文臣首輔青史留名的重要條件!

不可能退了。

“欽此!”小太監帶著長長的尾音,將聖旨宣讀完畢。

等著太監唸完聖旨,朱由校看起來頗為興奮,拍了拍大腿,而後向上一抬,語氣中帶著喜悅:“取蟒袍來,朕要給我大明的肱骨之臣親賜蟒袍!”

“臣微末之功,不敢消受此賞賜,此功全賴聖君在朝,諸王公大臣籌謀,臣之驅策,沙場奔走之功,僅為錦上之花,故更不敢生受此物。”

李元出班,先是向著皇帝大拜,而後繼續朗聲道:“建奴未滅,只是被暫時驅策於大漠草原,不知何時候會再度殺回!等臣何時將皇太極之項上人頭取回,奉於陛下,倒是再行賞賜臣一二稀罕物,倒也不遲!”

“如果滿朝大臣,諸位王公,都如鎮遼侯如此一心為國,朕倒也可以無為而治,夢迴堯舜之時了,”說著,朱由校便站起身子,緩緩從御座上踱步而下:“賞賜是一定要收下!有功不賞,那豈不是令浴血殺敵的將士寒心?豈不是讓綢繆滿志,報國不畏死計程車子寒心?”

朱由校停在李元身前。xqqxs8.

朱由校身子瘦弱,站在李元面前低了接近一個頭,李元稍微弓了身子,低下頭,表示受教。

此時,四爪黑蟒袍也被太監雙手捧著,來到了眾人面前。

“鎮遼侯,應得之物,不應謙讓過度,”朱由校將木製托盤接過,遞給李元。

此刻低著頭的李元沒有看到朱由校的表情和動作,但是從語氣和說話內容上,李元倒是覺得,天啟三年的朱由校,的確是成長進步不少。

難道一場宏大戰役的經歷,或者說接近三年的皇帝經歷,的確能讓人如此快速成長?

李元伸出手,接過木製托盤,再次躬身下拜:“謝陛下!”

“嗯,”朱由校轉過身子,沒有回到御座上,而是繼續踱步於大殿。

“不過,方才鎮遼侯有一句話說得對,”朱由校年輕的聲音帶著一絲自信:“此功不僅包括邊關將士的浴血奮戰,悍不畏死,也有諸王公大臣籌謀嘔心瀝血,定策千里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