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京城月餘,天子腳下依然繁華如初,門閥巨宦皆聚於此,使得京畿之地的客商如雲。

今日是鎮遼侯入城,永定門大街兩邊基本已經肅清,如果是往常,兩道的車架道路都會被擠得水洩不通。

但饒是如此,當李元車馬入城的時候,除了車馬御道,道路兩旁還是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為了保險起見,一入城門,李元等人便換了車架,進入到轎子裡。

“奉旨恭迎鎮遼侯,閒雜人等速速閃開!”

前有肅靜威牌,後有手持狹長抹刀的錦衣衛,護送李元入城的儀仗蔓延了一里地。

圍繞著新晉鎮遼侯的儀仗,百姓們的歡呼聲,慶賀聲不絕於耳。

百年以來,首屈一指的對外大捷,一舉將盤踞在大明朝頭頂的心腹大患剷除,李元算得上整個大明朝的功臣,更是京畿百姓的功臣!

還有甚者,在李元的車架經過的時候,直接在道路旁跪拜下來,將李元當作天降武曲,一邊跪拜,嘴巴里還絮絮叨叨,讓李元保佑家宅,保佑安康。

一路上,李元已經見慣了此種情景,所以此時對於車轎外的嘈雜聲充耳不聞,只是閉上雙目,已經在思索著明日上朝,與皇上、內閣奏對之事了。

而另一邊,曹文詔和盧象升等人可沒有見過這陣勢,看著車架外歡呼雀躍的百姓,幾人內心中著實有些激動。

大丈夫在世,豈能庸庸無為?

說起來,這次進京,因為遼東局勢未穩,李元只帶了曹文詔,盧象升,洪承疇,袁崇煥幾人回京,其餘人手皆在遼東,對於建奴,還需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提防。

當然,新任的山陝總督韓爌,經過薊州府的時候,便和李元分手,直奔西面太行山而去。

經過大約半個月的平復,韓爌的心態已經平穩,雖然已經和葉向高之間是你死我活,但是皇上的旨意還要遵從,太原是一定要去的,但是這並不代表韓爌認輸,朝堂風雲,遠在龍城太原的韓爌,依然要伸手攪動,只要讓韓爌抓住機會,首輔之位,韓爌誓死都要坐上去!

李元仍然記得,在薊州府在分別的時候,

仟仟尛説韓爌看著李元,雙眸中情感複雜異常,但是最終只留下一句話:朝堂兇險,不要相信任何人!

經過東直門大街和安定門交叉口的時候,孫元化便要和李元分開。

接了李元,還有所攜帶的戰利品,孫元化還要進宮去給皇上覆旨。

身為九門提督的謝洪也不便陪同,先一步告辭離去。

“定國,這些建奴女眷,你讓我如何安置?”方才路上,孫元化已經知道李元此次進京,除了如山的財帛,等待制成京觀的人頭,竟然還有三百餘建奴高層的女眷!

“先交給你了!”李元毫無心理壓力的聳了聳肩:“找人清點完成,便籤字畫押,定國先回府休息,晚上時候去老師府上,再找師兄你賠罪!”

這一路上,李元著實有些疲累了。

上次在京城置辦的宅院,已經提前讓劉貴等人收拾一番,今日就能入住。

連帶著曹文詔,盧象升等人也隨著李元住在自家府上,但是洪承疇與袁崇煥兩人似乎擔心與李元牽扯過多,因此還是住在專門招待進京官員的驛館內。

與孫元化分別不多時,車架便穩穩的停住了。

“大人,到了!”薛勇的聲音在車轎外響起。

說起來,此次封賞,薛勇因為隨李元殺敵有功,也被封了遼陽城副總兵之職,雖無實權,但是因為屬於李元心腹,其在整個遼東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幾乎不亞於景茂財等人。

從轎子裡下來,李元抬頭看了看匾額,鎮遼侯府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末將劉貴,高良,參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