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乾興元年三月三日,大約是整個北京城內失眠人數最多的一天了。

無論是沒有參與政變的文武百官,還是京城的百姓,都想要知道李元入宮之後和太后說了什麼?

可惜,整個天下可能就只有那三四個人知道,而且那一句妾身的自稱,足以讓整個天下為之大譁,而後便是漫天流言......

但是流言終究只是流言,李元的滔天權勢已成,再無人能夠給予其掣肘。

劉一璟、黃嘉善如同惶惶喪家之犬,逃奔往南去;

熊廷弼與李元關係莫逆,且兩人無利害關係上的衝突;

孫承宗年老,無力與李元相鬥;

韓爌,京城事變中,其作為當朝首輔被劉一璟架空的狼狽模樣,已經讓其無顏立於朝堂了。t.

至於左光斗......人們都在等著,當朝鐵骨錚錚的左遺直,面對李元隻手遮天的局面,有何動作。

三月四日,天還未亮,京城之中,六品及以上官員就要起床洗漱,穿戴朝服,準備進宮了。

原本一日應該舉行的朝會,因為劉一璟等人逼宮事,延至今日。

京城中,無數雙眼睛都死死的盯著皇宮門口,今天,百官的列次,就代表著眾人對於李元是什麼態度。

卯時末刻,皇宮門口已經開始聚集朝官,大家都等待著進宮面聖,給太后請安。

劉一璟叛亂事,這些人沒有見風使舵依附於劉一璟等人,已經是有功在身,所以此刻站在東華門口,皆是喜氣洋洋,面露微笑。

相互之間簡單的攀談聊天,對於京中事交換著意見。

不一會,原本歡聲笑語的人群中突然一陣騷動。

「鎮遼候到了!!」

有人竊竊私語,相互提醒著。

不一會,李元邁步來到東華門口。

「下官拜見鎮遼候!」

「下官萬曆四十年進士出身,工部侍郎儲宗譽,拜見鎮遼候!」

「下官進士及第,戶部主事劉元榮,恭迎鎮遼候!」

......

一時間,阿諛奉承之語充斥於前。

李元掃視一週,點頭致意。

這些人李元大多不識,不過沒關係,有的是時間認識,況且要做事,總是需要人手的。

而且李元觀今日的早朝隊伍,相比往日可是少了足足四成左右......

皆是劉、黃之禍導致!

隊伍的最前方,是孫承宗和熊廷弼,李元徑直走了過去。

「定國拜見兩位大人!」

對於孫承宗和熊廷弼,李元心中始終懷著一絲尊敬。

「定國辛苦了,」孫承宗點頭微笑,劉、黃反叛事,幾乎是李元一己之力將局勢扳回。

另一邊的熊廷弼看著這位自己在遼東親手提拔的年輕人,心中一時感慨萬千,只能道一句人生際遇真乃無常。

「以後還要兩位先生的幫助,」言罷,李元一個退步,立於熊廷弼和孫承宗之後,以後進晚輩自居。

咚咚咚!!

鼓聲響起,進宮的時候到了。

眾人皆整理衣袍袖擺,肅穆而立,而後依次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