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三月春暖,人間苦寒(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劉一璟相信,以李元的性格,斷然不會師出無名,就做出此等傾覆之事。
“這天下終究是姓朱,信王即位,兄嫂避讓,也是常理,帝王家事,他李元如何?還敢翻天不成?”
“五天之後,三月正朝,即定君臣名分!”
————
隨著戰事結束,大批的百姓和流民返回,太原府和山西佈政等衙門又開始忙碌起來。而李元大軍這些天暫時駐紮在太原府,明日啟程回京。
這些天,每日前來拜訪李元的山西各級文武官員絡繹不絕,雖然大多數人都沒有資格面見李元,僅僅遞了拜帖,送了禮物,表示自己來過了,但是還有一批知府知州級官吏,李元也不得不接見一二。
今日送走了山西按察使,李元剛剛才回到書房中。這幾日京中情況有些詭異,讓李元心中深感不安。
其實早在石嶺關大戰之前,魏忠賢就已經派人將信王入京之事向李元彙報,但是大戰在即,太原府鞏道貴並未將書信派人送出去,而是等李元班師回太原之後,才將信轉交。
而李元是從南京道諜影衛處收到的訊息,這中間時間差了七八天,已經足以令李元的判斷出現巨大偏差。
根據魏忠賢信中敘述,原來在信王入京之前,其就先給內閣遞了帖子,說是要去皇兄陵寢拜謁,以盡表感佩忠心,經過了內閣次輔劉一璟的同意,內閣將意見遞給太后,令人詫異的是首輔韓爌在這中間並沒有發表意見。而左光斗此時恰好出京處理江西貪腐案,並不在京城。內閣幾乎是劉一璟隻手遮天。
看到內閣的意見之後,張太后起初並不同意讓信王入京,畢竟先皇剛剛駕崩,親王此時入京,是何目
^0^ 一秒記住【】
的,惹人聯想,當天直接將內閣的建議打了回去。
但是第二天,劉一璟上了一道奏本,卻讓張太后態度一百八十度轉彎,同意信王入京。
至於劉一璟在奏本上寫了什麼?
一句話可以概括:皇家親族,不許拜謁,世上流言起,更於幼帝不利!殿下不見武周之事乎?
如果李元在朝,能直接一句暗諷當今為武周,其心可誅給劉一璟罵回去,但是張太后終究不是武則天,婦人的耳根子太軟,何況關乎幼帝名聲,更張嫣覺得為難。
雖然隨後張嫣也讓魏忠賢派錦衣衛盯著信王, 但是一旦朱由檢入京,錦衣衛能十二個時辰都盯著嗎?
李元靜靜的坐在燭火旁,桌子上還有一封信。
那是劉貴回京之後給李元的彙報。
目前來看,劉一璟、黃嘉善、徐驥、南京吏部王象春四人已經浮出水面......暫時沒有查到內宮之中有無參與者。
黑暗中,李元靠坐在椅子上,雙手籠於袖中,手指一個個屈起:“九門提督謝洪、順天府周嘉謨......還有,內宮總管王恩。”
李元離京之前,已經收到了內宮侍衛統領太監王恩告老的訊息,但是當時太后沒有同意.....對於王恩,李元算是熟悉,在遼東時候兩人就有些交情。
“還是讓人查一查吧!”李元眉頭緊鎖,此時干係重大,不能遺漏任何蛛絲馬跡。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