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年號乾興,趙宋劉娥(第1/3頁)
章節報錯
朝會大概進行了一個半時辰,在李元的大獲全勝之中結束。
隨著屏風之後婦人身影的消失,大殿內眾人懸著的心才堪堪放下,但是當看到李元的挺拔身影站在前方的時候,眾人的心情又不約而同的感覺到異常沉重!
一個二十二歲的帝國權臣?
若是一切順利,新皇親政之前,內閣首輔韓爌與李元一起,共同把持朝政十數年。
李元如果順利當職,幾乎可以說是控制了整個大明王朝半數大軍,若其懷有異心,那麼整個大明朝將有傾覆之憂!
劉一璟和黃嘉善互看一眼,時不我待了!
另一邊,李元剛剛邁步出了大殿,一旁等候多時的魏忠賢走了上來。
“侯爺,太后有請!”魏忠賢彎著身子,一臉諂媚道。
太后坐在奉賢殿內,桌子上奏本按照不同的內容和緩急程度,分門別類的堆放著,縱然剛剛退朝,此刻也是有條不紊的不斷批閱眼前的奏章。
正是因為以前從未處理過政治事務,張嫣才更加急迫的想要學習更多的東西,能夠親力親為的事情,絕對不去找其他人來幫忙,魏忠賢或者司禮監其他人或許有些經驗或者見識,但是終究不能代替自己,而韓爌雖然經年持重,也算是對自己一片忠心,但是內閣首輔可不能隨叫隨到,該有的尊敬還是要的,自己只能透過不斷地學習,來逐漸掌握對政事的處理能力和分寸。
一個剛剛二十一歲的女子,縱然貴為皇太后,已經是天下最有權勢的女人,可終究是一個沒了丈夫的弱女子,想要守住丈夫留下的家業,其中淚水和傷痛,又有誰能理解呢?
身旁的雅麗奇也在學習如何判斷朝臣上書奏本的具體意義,為張嫣做出一些參謀。而最好的比照就是內閣的票擬,雅麗奇最近透過實踐也成長不少。
“太后,鎮遼候到了!”魏忠賢一路小跑,進了大殿,為李元通報。
啪嗒一聲,皇太后放下御筆,就連雙眸都明媚了起來:“快招進來!”
張嫣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如果真的要掌握整個朝局和坐穩御座,鎮遼候李元就是自己唯一能依仗的人了。
“臣李元拜見皇太后!”李元進殿之後,先是看了張嫣一眼,而後才躬身下拜。
這是李元的一個習慣,給任何人參禮,都要把對方的面貌認清楚,不能稀裡糊塗的拜見。
但是被李元這麼一看,皇太后突然有些臉紅......母儀天下的張嫣,深居後宮十載,除了朱有效,沒有哪個男子真正的看過自己。
“平......平身吧!”張嫣輕輕咳嗽了一聲,掩飾自己的窘迫:“魏忠賢,給鎮遼候賜座!”
“本宮方才參加朝會之前,見過了鎮遼候的妻子,請教了一些照看嬰孩兒的方法,倒是漲了不少見識,”皇太后等李元坐下之後,開口卻是拉家常。
“都是些民間之法,比不得內宮乳母,”李元低垂著眼簾,祖怡萱每次進宮,好像張嫣都會單獨召見一次,女人家可能聊得多的就是孩子吧......
“先皇在世時候,經常提起鎮遼候,說李卿有定國安邦之大才,就是沒有一個進士出身,著實可惜,”張嫣看著李元,一雙明眸宛若星光流轉:“本宮今日本想著讓李卿得一個進士出身,以後好登閣拜相,輔佐新皇。”
“臣微末出身,得先皇提拔,才能為國效力,得此高位,已經是不勝惶恐,太后今日懿旨,臣夙夜難安!”李元說的謙卑,但是神情依舊是不卑不亢。
“鎮遼候雖不是進士出身,說起話來,卻和這奏本上文武官員,一個腔調,”張嫣輕笑一聲,繼續道:
“本宮是婦人,見識不多,但也知道趙宋章獻明肅皇后故事,內閣給新皇一個乾興的年號,其中警告之意,哀家是心知肚明的!”.
經過張嫣這一提醒,
李元想起來了,趙宋時期仁宗朝第一個年號就是‘乾興,而仁宗朝太后章獻明肅皇后干政之事,史書上也是大書特書,後世評說:有武后之才,無武后之惡。
其執掌朝綱十數載,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與趙宋有大功。
後世狸貓換太子原型就是皇后劉娥與仁宗故事。
見李元默不作聲,太后低聲道:“鎮遼候不必拘謹,哀家也並不怪罪那些文臣,想要做萬世留名的臣子,就要有剛直不阿的骨氣,他們的做法,哀家不在意,唯一在意的就是這先皇留給吾的祖宗基業,十數年之後,要好好的,完整的交到新皇手中......”
“殿下苦心,可惜不為外人所知,”李元點了點頭,張嫣的話若是實情,則確實感佩。
被李元隨隨便便一說,張嫣突然眼圈一紅,心中驟然痛了起來。
這些天以來的委屈和苦悶,好似突然有些宣洩的地方,一個婦人,突然死了丈夫,卻還要強行裝作堅強,和那些外臣文武勾心鬥角,還要照顧後宮,還要被天下人議論,還要被那些該死的文臣在背後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