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昭所為百年功(感謝書友皇帝的支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天時候,周王終於到了。
從左光斗到黃河治理決口事,到今天周王進場,中間的時間跨度已經是接近兩個月。
時間已經來到九月份了。
如果河堤再不修整完成,即將到來的汛期將把數月以來所有心血付之東流。
陶家口臨時駐守衙門。
“周王殿下,從上游的張家渡口到此處陶家口,一共七處潰點,下游到陳橋鎮,一共六處,”崔方龍依舊是一身泥濘袍服掛在身上,向著在場眾人講解現在的局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聯合所在州縣村鎮,將這上游的七處潰水點修補起來,這樣一來,為下游的水勢起到緩解作用,一舉兩得。”
周王坐在上首位置,兩邊是左光斗和李元。
作為河南道最大的藩王地主,經營兩百餘年,周王一脈對於黃河決口事情倒也不陌生,聽著為河道總督講解,朱在鋌道:“本王有一個問題。”
“殿下請言,”崔方龍一躬身。
殿內其於官吏和宗族代表也都看向朱在鋌。
“現在對十三處決口修補之後,能夠抵擋馬上到來的黃河汛期嗎?如果不能,你等有何後續補救措施?以免我等在此徒勞而為,”朱在鋌雖然看起來富貴閒人一般不理事,終日鑽研醫藥典籍,不過提出的問題倒是在點上。
“回殿下的話,”此事左光斗開口最為合適,專管河道的崔方龍資格不夠,所作出來的承諾也不足以令在場眾人信服。
“引黃入湖之後,河南道水位已經下降三尺有餘,待堤壩修築完成,那麼黃河水面和大堤之間的距離就會控制在七尺左右,而根據經驗,以往汛期黃河水位上漲最高為六尺六,足以抵擋後續的漲勢。”
左光斗的解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引黃入湖’四個字說出來,確實讓在場官員都出了一身冷汗,小心翼翼的看著周王殿下,害怕其一個翻臉,拂袖而去,那讓在場眾人無顏以見父老。m2.xqqxδ捌.
但是看起來周王朱在鋌臉色如常,只是點了點頭,繼而沉聲道:“需要本王和地方宗族做什麼?”
李元和左光斗互看一眼:這周王殿下倒是有些心胸。
“修補十三處潰水點,大約需要三萬民夫,萬餘腳伕,兵丁巡檢一千餘,大夫十餘人,護工副手百餘,”左光斗這些天把這些數字和人頭都算到門清:“至於工程銀錢需要十萬白銀,米糧三萬石。”
其實民夫和腳伕都算做徭役,不用朝廷出錢,但是材料和其餘人的餉銀,粥飯卻不得不出錢出糧了。
“具體點,我等地方出多少?”周王看起來也在計算著什麼。
“朝堂支援三萬兩銀子,米糧嘛,以減免後續三年河南開封一帶田稅作為折抵,”左光斗輕輕咳嗽一聲,可能他也覺得朝堂過於吝嗇了。xqqxs8.
“也就是說,我地方要出絕大部分銀子,人丁,還有米糧了,”周王抬頭望著屋頂的吊梁,其上一片漆黑,別無他物:“可是河南開封府這幾天也給朝廷填了太多窟窿了。”
“銀錢之事,吾可以向朝廷再行報取,但是修補的時間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須即刻開始了,”左光斗摸了摸鬍子,幾乎要以自己的官身為擔保。
“左大人不要著急,本王還沒說完,”周王朱在鋌擺擺手,繼續道:“銀錢,我周王府可以出七萬兩,各地宗族,也要出三萬兩,至於民夫、腳伕,你各州縣自行的動員,本王不摻和,如何?”
“殿下的意思......”左光斗一瞬間有些不可思議,怎麼周王爺如此慷慨解囊?
朱家人的性子裡可都是嗜財如命,一般要其從私庫取一兩銀子都像是要命一般,這今天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