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流洶湧,擇人而噬(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啟皇帝最近心情大好。
少年天子,登基四年,帝王的平衡之術,以及政治手腕的運用愈發爐火純青。
利用宣府戰事,將內閣,內宮二十四監,還有遼東諸將官玩弄於手掌之中,自己坐鎮於京師之地仿若垂釣者,掌控池中萬物。
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天啟帝有些飄飄然了。
天啟皇帝今天駕臨京外大通河,視察寶船的建造進度,身邊有魏忠賢,王恩,以及大學士周嘉謨,工部左侍郎王觀等人陪同。
“按照進度,今年五月份時候,陛下就可以登臨寶船,一覽海河風光,”工部左侍郎王觀頂著黑眼圈,一臉的憔悴,看起來為了給天啟帝督造著寶船,著實耗費了不少心血。
“愛卿辛苦了,”天啟帝神色灼灼,望著遠處正在施工的寶船,大致的外觀已經出來了。
那寶船的圖紙天啟帝也看過,身為手工狂色愛好者的朱由校自覺那副圖紙確實精巧異常,實物成型之後應當是威風無比,足夠彰顯自己天子雄風。
“不過,”天啟帝感嘆一聲:“如果能在此次封賞大典的時候將此寶船建造完成,那就是雙喜臨門了!”
聽了天啟帝沒由來的一句話,身後眾人都有些詫異,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
天啟帝身旁的魏忠賢拽了拽王觀的衣袖,輕輕咳了一聲。
那王觀如夢初醒,急忙上前:“陛下所言極是,臣會加緊工期,讓其趕上封賞之日!”
天啟帝瞄了王觀一眼,輕輕嗯了一聲,又扭頭問向周嘉謨:“鎮遼侯能趕上封賞大典嗎?”
“依照路程,這個月二十號下午應該就到了,”禮部左侍郎周嘉謨於此事非常清楚。
今天被皇帝召來大通河,周嘉謨就有些疑惑,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
“朕聽說,鎮遼侯諸事繁雜,好些日都沒有與家人團聚了,”天啟帝神色淡淡,站在高處眺望著河岸對面的街市,那裡人聲喧譁,熱鬧非凡。
這話是一個疑問句,天啟帝明顯在等待有人回答。工部侍郎明顯不是什麼合適的人選。
司裡監乃是聖上近人,周嘉謨瞄了一眼,魏忠賢和王恩都如同木頭一般立在那裡,看起來沒有什麼回答的動作。
當朝大學士,吏部左侍郎的額頭上冒出冷汗,周嘉謨往前走了兩步,答道:“鎮遼侯家眷都在遼東,此次救援宣府,應當是未曾帶著家眷。”
“傳朕的旨意,趁著封賞大典,把鎮遼侯家裡人都接過來吧!”天啟帝扭頭看了看周嘉謨:“此事你禮部和司裡監一塊去辦。”
朱由校話音一落,周嘉謨以為自己聽錯了,眨了眨眼,愣在原地。
魏忠賢無奈,走上前去:“奴才領旨!”
吩咐完此事,朱由校依舊興致高昂,向著前面走去。
魏忠賢不著痕跡的落後兩步,等上週嘉謨的腳步。
而周嘉謨還愣在原地,有些疑惑:李元要栽跟頭了?
以往臣下的家眷被聖上下旨接到身邊,都是天大的喜事,聖降的隆恩。
但是發生在李元這等邊臣武將身上,卻不同尋常,家眷族人,是後盾也是弱點,有可能是削權降職的前兆。
現在皇上下旨,讓司裡監和禮部周嘉謨一起去辦此事。
此乃一石三鳥!
首先就是將李元德軟肋握住,家眷族人都在京城,李元在京城有無兵馬,自然由皇帝揉捏。
其次破壞李元和司裡監的關係,讓魏忠賢等人徹底倒向朱由校。
最後,周嘉謨乃是東林中堅,這就是徹底將東林黨和李元之間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