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正面衝鋒,騎兵對決(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阿敏所料,火炮聲持續了數息,便已經偃旗息鼓。
騎兵大軍繞過箭雨和火炮之後,距離長安所只有數息之遠。
“不堪一擊!”阿敏已經下令:“中軍繼續進攻正門,其餘兩路在外掠陣,以箭陣和奴隸衝擊城池!”
阿敏的進攻意圖很明顯,還是要從正面擊潰明軍在長安所的守軍,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大部分騎兵並不直接參與進攻,而是在外利用弓箭手的優勢進行掠陣,為正面突進的部隊提供掩護。
城牆上的明軍守軍總不能是三頭六臂,能夠守城的同時還能抵擋天上的弓箭吧?
再有就是建奴的慣用伎倆,以奴隸為前排衝鋒肉盾,抵擋大部分的守軍攻擊,消耗掉守城軍隊大量的武器之後,中軍再次進攻,正面就具有一定的優勢了。
阿敏拔出手中長刀,高高揚起:“殺入城中,所見即所得!”
建奴聲勢浩大的進攻開始了。
與此同時,長安所城頭鼓聲震天,無數軍號聲突然嗚咽振聲。
伴隨著戰鼓雷鳴,長安所城門轟隆隆大開。
千餘騎兵魚貫而出,而領頭者坐下峻黑戰馬,身著玄黑戰甲,身後的唐字大旗烈烈作響。
黑色的面甲覆唐有望的臉上,其身上散發著一股充盈的戰意。
遼東旗下的騎兵和建州騎兵的第一次正面對決,以往都是炮兵,步兵等聯合騎兵作戰,並沒有這一次這般騎兵的針鋒相對。
這一次唐有望就要將其一舉擊潰!令建奴再無南顧的膽子。
面對洶湧而來的建奴,唐有望毫無懼色,猛然抽出佩刀,遙遙指向遠處額阿敏中軍地方:“三騎為團!一往無前!殺!”
嘩啦啦,令旗揮舞,數千騎騎兵霎時間如同奔雷之勢,想著敵軍陣營一往無前,衝殺而去。
城頭上,盧甲正目不轉睛的關注著場中局勢,如果有任何不對勁的地方,他就要再次下令炮火洗地了。
高空看去,建州騎兵如同一道道洪流中的分支,向著前方噴發而出,鋒銳無比,像是一杆杆利刃狠狠的向著敵人的心口插去!一往無前,絕無退意。
但是稍一觀察便知,其騎兵陣型缺乏協調性,或者說根本沒有協調性,一騎只是一騎,絕無同戮協作的想法和可能,方向只有前方,雙眸只有敵人,再無其他。xqqxs八.
而唐有望所率領的騎兵隊伍則絕然不同,三騎成團,前後左右皆為臂膀,協同作戰,甫一接觸,便是以二殺一,以三戮一。
當初李元組建騎兵營的時候,參考了雲南貴州地區的白桿兵作戰方式,還有江浙地區戚家軍作戰方法,唐有望在遼東本地騎兵的基礎上,將兩種作戰方法融合,創造出協同的騎兵三人團,五人團。
在日常對戰中,遇到大規模的衝殺,小股作戰的騎兵往往能夠出其不意,起到奇效。
三五人一團的騎兵小隊,以一騎為前鋒,左右各分列一騎,或者再往後分列兩騎,如同一把帶著箭簇的長矛,直直刺入敵人心臟,而箭簇雙刃也帶著倒鉤,令人無處下手。
無論攻擊哪一點,都是以少打多。
以往的遼東大戰,騎兵沒有太多的發揮機會,一來李元過於珍惜騎兵的兵種,二來遼東本土作戰的謹慎緣故,往往開戰伊始,便是炮火洗地,箭雨漫天,等到騎兵上場,已經是殘羹冷炙,沒有發揮的機會了。
此刻,終於是讓唐有望抓住機會!
長安城下。
團戰一起,便是一邊倒的殺戮。
阿敏在後督戰,此刻已經是雙目赤紅一片。
戰馬嘶鳴聲響徹於耳,入目盡是騎兵倒斃,互相踐踏,戰陣完全不成樣子。
一時間,建州騎兵向著兩側流去,不想要正面對決這股明軍騎兵。
“分作兩翼!從側翼進攻!”阿敏大吼一聲,向著令旗手發出命令。
阿敏久經戰陣,雖然沒有見過唐有望這種打法,甫一接觸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是並不是沒有破解之法。
場上的建州騎兵下意識的分流向兩側,也是一種對應方法。
但是唐有望並不理會建州騎兵的躲避分流,騎兵乃是一往無前,所向披靡之師。揮劍揚鞭馭馬只能向前,絕無後退偏移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