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城,祖大壽來過很多次,酋奴未起兵時,瀋陽城是他這樣的將門子弟上佳的玩樂之所,騎馬獵鷹,縱情美人,紈絝子弟總是少不了的。

那時候遼陽城有經略巡撫坐鎮,萬一被盯上穿了小鞋就得不償失,所以瀋陽城反而聚集了眾多的玩樂飲酒之處,勾欄花魁更是豔名廣傳,一眾衙內一擲千金為博美人一笑乃是常事,又因為瀋陽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蒙古,女真,漢人混雜,端是熱鬧異常,風景獨特。

現在,那時的風景已經是不可能再出現了,至少在酋奴起兵那一刻起,瀋陽城作為軍事重鎮的作用便重新確立起來,盡毀邊城貿易,堡壘層疊四起,甚至渾河,遼河河堤都被從新加固。

不說賀世賢當初的盡心佈置,熊廷弼大力整頓,單單是李元接手之後對瀋陽城城坊,布控的規劃,已經使得瀋陽城完完全全變成了大明邊陲的一座固若金湯的軍事堡壘。

城東,城北酒肆勾欄近乎絕跡,全數遷移至南面,西面,位於南門的行商查驗更是嚴格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南面三大門中,兩側的偏門分別駐紮了一百長槍兵,城門上兩門口徑足足二十公分的炮管微微露出前端。

震懾宵小,可窺一斑。

城東門作為瀋陽城正門,甕城從原來的五十餘步長寬拓展到百步方圓,兩側的常駐兵更是足足千人,每七天輪換,其中有近半專職火槍兵。

同時,城牆上方,從兩端至中門,足足十五門大炮,全都是弗朗機子母炮管,有效射程達到五百步,射速更是達到盞茶五組子母炮的程度,騎兵衝上來完全是白白送命。

今天,祖大壽是奉了楊漣的調令駐防瀋陽城,同時擔任遼東巡撫的中軍。

楊漣此舉是何意味,祖大壽自然知曉,可是遼東巡撫想要對付自家妹夫,區區遼東祖家,能說一個不嘛?

“只要不直面衝突便好,”祖大壽自然不願意和李元衝突,可是巡撫作為朝廷的臉面,祖家更是不敢招惹,幸虧自家兒子祖澤潤被自己派到了李元身邊做事,也算是給自家妹夫一個定心丸。

後世都說祖家在遼東勢力盤根錯結,無可匹敵,讓歷任巡撫經略都束手束腳,不敢輕易得罪。但那是在朝堂實力衰弱,同時需要要藉助祖家在遼東影響力的時候。

其實歷任遼東巡撫,經略對於祖大壽予以重任,以要求祖大壽帶領祖家對朝廷效力,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沒有歷任巡撫的看重與扶持,祖家的勢力絕對達不到在皇太極主政時期那樣龐大,從而使得女真與大明朝廷皆討好安撫為主,且不能輕動的地步。

所以,現在的祖家,只是朝堂眼中的普通的一個將門世家,只是稍微有些用處:聽話,實力也算是說得過去。

進城之前,祖大壽帶來的三千營兵已經駐紮在城東三里處,現在祖家家主坐在城內臨時落腳的院落中,下人在一旁忙活著,家中老僕過來輕聲請示道:“老爺,李大人差人送來了幾車的日常用具還有好些蔬菜禽肉。”

“知道了,”祖大壽擺擺手,讓老僕下去,自己安靜的坐一會。

這院落也是李元給安排的,送來一些用具也是意料之中,但是祖大壽現在心中沒底,不知道自家妹夫現在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自己現在是楊漣手下用命,來瀋陽城之前,楊漣在調令上已經說明,讓自己接管瀋陽城城東大門的防衛,換句話說,楊漣想要掌握瀋陽城的咽喉之地。

“不知道定國是什麼心思啊!”祖大壽早就給李元去信解釋了一番,可是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收到李元的回信。

“守信!”祖大壽叫了自家親衛。

“大人!”

“去把那送貨人叫來,吾有話要問。”

“是,大人。”

祖大壽站起身子,彈了彈衣袍,總是有自家妹子的關係在,就算定國心中有氣,也不會太怪罪自己吧。

而且自家妹子在李元那邊應當是受寵的,平日間祖怡萱和祖大壽妻室的信件往來也是很多,信中淨是誇讚李元的話,不過就是肚子不見動靜......那定國的兩個妾室今年七八月份估計就要生產,在這之前,主母可是要爭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