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元回京的訊息迅速從皇城傳了出來。

大朝議當天黃昏,一騎快馬便從兵部令屬衙門疾馳而出,帶著內閣票擬,皇上親筆的批紅,向著大明遼東方向而去。

京城內外,大街小巷都在討論此事。

大明朝首屈一指的實權武官,鎮守遼東三載,使得建州不得寸進,百戰未嘗一敗的遼東總兵官,遼東無冕之王,李定國要回京了。

至於原因......

扳倒魏閹,東林黨需要李元的配合。

不止是百官,就連街頭巷尾的小老百姓都在皺眉言語:從什麼時候開始,朝廷文官想要做事,處處受到一個武官的掣肘?

“如果李元站在魏閹那一邊呢?”孫傳庭和洪承疇沒有資格進皇城參與大朝議,但是兩三天時間,足夠這個訊息傳遍京畿了。

“他沒有任何理由給魏忠賢站隊,”洪承疇搖了搖頭,依然是內襯潔白無暇,外面罩了一身整潔乾爽的藍色衣袍,腳上是黑色千層牛皮靴子:“他需要東林在朝廷上給他的支援,只有這樣才能夠一展抱負,對外建州作戰,不靠這朝廷六部,三府的支援,僅僅憑藉皇帝的一腔熱血,堅持不了多久的。”

“相比東林計程車大夫們,魏忠賢也能給他支援,而且是更親近黃皇權的支援,”孫傳庭看起來更年輕,更直來直去,直接仰頭將杯中酒幹:“不是嗎?”

“寧願揹負罵名嗎?”洪承疇笑了笑,他不能理解有人寧願揹負罵名也要做一件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

“那的確,”孫傳庭夾了一筷子竹筍小炒肉,填進嘴裡,油花吱吱作響:“不說此事了,這等事情也不是我等能夠干預的,就留給諸位朝廷大佬操心吧。”

“你我的職務、差遣都定下了,此去經年,再相見不知是何時了,”孫傳庭端起酒杯,有嘆息也有躊躇滿志的激昂。

“君恩似海,臣節如山,我等只有竭盡所

韆釺哾能,為大明朝江山社稷殫精竭慮了,”此時的洪承疇熱血、憧憬,前路雖漫漫,江山雖離亂,卻是自己一展抱負的大好時機。

–———

十餘天之後,一騎快馬飛馳進入遼陽城,鋪兵身後明黃色的旗子大展。

京城急遞到了。

“官人,是皇上手諭?”祖怡萱等人雖然見多了聖旨,但是這大明朝皇帝的手諭還是第一次見。

這些日子,李元的三位妻妾一直陪在身邊,多日滋潤,看起來都潤玉多了。

尤其是程二妹,哥哥程虎死於陣前,雖然有朝廷撫卹和賞賜,但是女兒家心裡實在悽苦,幸虧這些日子李元的陪伴,才堪堪走出傷痛,她現在除了李元就只有剛剛誕下的孩兒了。

說起來,李元現在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也算是人生圓滿。

“聖上召我回京......”李元安坐於書桌後,閉著眼享受著祖怡萱的按撫,腦子裡卻思考著此去的利害關係。

“劉貴做的是不是太過了......”

李元接到皇上手諭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劉貴和魏忠賢走的太近,導致事情起了意外地變化,左光斗鋌而走險,棄了蓉城案不查,揪出了遼餉大案。

不過從劉貴和高良傳回的信件來看,應當也是沒有料到事情的發展如此偏離......